第一三七一章 有危險(第1/4頁)
章節報錯
熊熊烈火整整燒了一天一夜。第二天便被熄滅了!不但躲在地下的鳳九霄有些意外,山巔之上的幾個人也很意外!
居然有人很快便前來救援了!
因為南漢的每一處山頭附近都有兼職巡山的獵戶,專門負責觀察是否有山火發生。
他們一發現濃煙滾滾便知道大事不妙!
之所南漢朝廷重視山林資源,因為他們與吳越和南唐有一項巨大的買賣在做,那就是木材生意。
每年南唐和吳越都需要建造大量的船舶,不管是民用的還是官用的,數量都不小。所以南漢對森林的保護相當重視,在賺錢這一方面劉鋹和他的那幫臣子們反而一點都不糊塗了,他們明白,有了錢才能繼續胡吃海喝、繼續花天酒地!
為了防火防盜,杜絕亂砍亂伐,此他們特事特辦,專門施行“連坐制”!
擅盜林木者,誅九族!
見火不救,誅九族!
知情不報,誅九族!
皇帝頭腦一熱便說見火不救誅九族,可是真要著火了誅誰呢?誰是責任人呢?是村裡的村長,還是鎮裡的三老,還是縣裡的知縣老爺?還是上一州的太守?皇帝沒說,也沒人敢問!
為了避免黑鍋套在自己的腦袋上,朝中幾個被皇帝分派了任務的大臣一商量最後終於想到了一個甩鍋的好主意,他們推出了一個“屬地化管理”的機制!
那就是誰的地盤誰做主!
南漢六十州,凡某一州之內失火,其責由該州太守負責!至於太守怎麼分解責任朝廷概不過問!
上行下效。太守自然將責任繼續向下壓。
層層分解,層層下壓。
每一層級的最後告誡都是一句話,“給我盯緊嘍!老子要是被處理了,先拿你們開刀!”
所以壓力從上到下一直壓到村鎮!
各村各鎮都成立了“臨時潛火軍”,人員組成嘛,竟然是“全村人”!
不管是七十老漢還是五歲幼童,凡是能動彈的、能喘氣的,都算!
這個餿主意很符合南漢朝廷上下的一貫作風!
一旦出事,老子烏紗帽都保不住了,還顧得了你們這些村野匹夫的死活?
當然,這些村級大老爺嘴上不能這麼說,他們的佈告上可是明明白白地寫著“皇命”二字!
違者是要殺頭的!
百姓嘛是最好愚弄的,官府說什麼他們都得聽,除了背地裡多罵幾聲娘還能有什麼辦法?
所以當火光沖天而起的時候,周邊離得最近的花都、江谷、黃田三鎮便已經聞風而動!
別管這火是誰放的,見火不救九族遭殃!
三鎮組成的將近萬人規模的潛火軍火速前來!
皮袋、濺筒、水袋、水囊、麻搭源源不絕地運至現場,有經驗的老師傅會安排年輕人提前將樹林外圍砍倒樹木開闢出隔離帶以斷絕火源,在不影響生命的前提下才緩慢向裡推進!幾十人一組並排持濺筒向火急噴射水箭,後面幾十人再緊隨其後扔水袋,拋水囊,防止火勢死灰復燃!整個救援行動步步為營,井然有序!
江谷鎮的救火裝備最為先進,他們有專門的雙馬水車,車上是巨大的木桶,水量充足!
幾十輛水車源源不斷在救火現場和溪流之間往返運水,所以對他們這邊來說相當於水源不斷。他們還有專門的水箭軍,不停的向火海射水箭!為了避免杯水車薪,所有的行動都在統一指揮之下進行,由專門的潛火軍頭領指定鏢靶位置,集中放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