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九霄重新坐上了滑竿。

嶽楓安排更換了兩名霜雪分堂的弟子當轎伕。

這是他表達對鳳九霄感激之情的一種心意。

女為悅己者容,士為知己者死,鳳九霄如此賞識自己並且準備推薦自己到軍中效力,對自己來說這是天大的恩情!

這兩個霜雪弟子剛一抬竹竿便覺心中一狂跳!

這也太輕了吧?以鳳九霄的身高就算身子再輕怎麼也得一百斤以上吧,可是怎麼感覺連五十斤也沒有呢?兩個人心中奇怪但又不敢互相詢問。

去除五百弟子在山下協同劉滅周、劉振峰、許武和白蓮尊者看護輜重和玉奴母女,其餘四千五百人跟在鳳九霄及一眾高手身身後,浩浩蕩蕩殺向望蓉峰!

白雲悠悠,青山疊翠,風光旖旎,美不勝收。

曾詠道:“想不到金羽到是會選地方,這寶頂山脈真是個風水寶地。”

韋子建這時候說道:“當時金老太爺特意請了一個世外高人給他看的風水,包括祖師堂、演武場等建築位置都是特意挑選的。”

曾詠道:“金羽對風水很痴迷?”

韋子建道:“也不算痴迷,只是人云亦云,跟風罷了。”

曾詠看向鳳九霄,“對了,我記得九霄似乎對風水也頗為精通。”

鳳九霄呵呵一笑道:“開什麼玩笑,我只是知道個皮毛而已,像他這種地勢風貌我根本看不出什麼東門道來。只能說,景色真的不錯。”

曾詠道:“當今天下不知誰的堪輿術最為高明,我只知道風水一詞來自晉代郭璞的《葬書》。不知道是不是。”

《葬書》中有云:“葬者,乘生氣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

鳳九霄道:“我也覺得差不多。郭璞說得水為上,藏風次之,意思是水要比風重要。”

曾詠道:“不錯。但看這裡山勢連綿,頗有龍盤虎踞之勢,若說藏風聚氣還說得過去,可是未見水象如何稱得上是好風水?”

龐十五這時候說道:“我是不懂風水,但我覺得這裡一條河流也沒有,連一條小溪小溝也沒看著,根本不是什麼好地方。風水風水,只見風、不見水,再好的風水寶地也只能算半個!”

他尋思自己反正也不懂,說錯了也沒人怪著,大膽胡說唄。

鳳九霄不禁哈哈笑道:“這個半字用得好。這世間竟然還有半個風水的說法。你還真挺能整。”兩人好久沒這麼開心的聊天了。

龐十五一幅無所謂的樣子,“萬一再連風也沒有,那這個地方可就有意思了,應該稱為沒有風水的風水寶地。”

沒有風,沒有水,那特麼還能叫風水寶地嗎?

曾詠直搖頭,心道:不愧是你大哥的好兄弟啊,真是信口開河、捨我其誰!

鳳九霄坐在滑竿上有節奏的上下顛簸,對龐十五道:“十五啊,風水這東西你千萬不能小看瞧它。你不懂不要緊,但不能否定它的存在。這個世界上還有許多我們不能理解的現象、不認識的事物,凡事都要有敬畏之心才是正道。偶爾開個玩笑無妨,但千萬不能自以為是,以無知為榮會讓人看不起。”

龐十五見風九霄說得嚴肅,便點頭道:“知道了。”

聽到鳳九霄與龐十五的對話其餘諸人心中皆是波瀾起伏。

不能因為你沒見過,就判定這個世上不存在。

不能因為你不理解,就視之為異類或是判定別人在胡言亂語。

因為你的認知終究有限。

人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鳳九霄笑道:“雖然我不懂風水,但是我對風水方面的一些故事略知一二,給你講一個?”

龐十五笑道:“當然講了,這都等半天了。我最願意聽故事了,許久沒聽你講故事了。”當年鳳九霄每次從小侯爺府裡看完書都被會給哥幾個講上一段。自從鳳九霄去京師找齊大公子之後就再也沒給大夥講過故事。

鳳九霄悠哉悠哉地道:“雖然風水一詞最早見於晉朝,也就是郭璞的那本《葬書》,但其實看風水這種事情上古時代早就有了,只不過那時候叫堪輿之術,堪輿兩字最早見於東漢初年班固所寫的《漢書·藝文志第十》,其中提過一部《堪輿金匱》,共有十四卷,和陰陽五行、時令日辰、災應諸書同列五行家類,為當時六術之一。”

龐十五問道:“何為堪輿?”

鳳九霄斜眼看他一眼,手指輕髛竹竿,“東漢許慎曾經解釋過,堪,天道也;輿,地道也,測堪輿是謂天地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