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數百年,每一年都在大戰,戰死士兵以及戰將不知有多少。

以大秦的國運,嬴政在每一處戰場都能召喚出數億戰魂,在大秦氣運的裹挾下,打入已經塑造好的兵馬俑中。

如此,兵馬俑也算是有了魂。

十多年的時間,嬴政收集了百億戰魂,其中重點找到了戰國三大名將的英魂。

白起、廉頗以及李牧。

不久前,王翦也沒了。

其中,白起和王翦本就是大秦名將,嬴政收服他們沒花費什麼口舌。

作為趙國名將的廉頗和李牧有些難搞,但在嬴政許諾的豐厚條件下,他們也願意在地府為酆都大帝效力。

為此,嬴政在兵馬俑的基礎上,鑄造了十二個金人。

戰國四大名將佔據了四個。

可惜,孫武、孫臏等人都已經入了火雲洞,沒能形成英魂,不然嬴政還想把他們也給收了。

他想了想,給司馬錯、蒙鶩、蒙恬以及王賁也留了位置。

這裡就八個了。

武將方面已經足夠。

文臣李斯得有一個位置,而後是商鞅、呂不韋和張儀。

至於章邯、王離、李由等人,到時候遲早也會到地府,反正都能被其所用,也就沒必要再費功夫。

隨著戰魂收集得越來越多,嬴政感覺自己原本就不行的身體越發的沉重。

大秦氣運每震盪一次,他的身軀也就衰弱一分。

他有一種感覺,自己活不到五十,也就是這兩年的事情了。

但他絕對想不到的是,自己的兒子們前後腳就會跟上他的步伐,因此陵墓就沒準備這些子女的位置。

十年時間,地下咸陽完工。

在此期間,不知死了多少民夫、工匠、機關師和陣法師。

就連巫祝也死了數百個,都是被戰魂衝擊而死。

嬴政也感覺到自己死期將至,在一次收集戰魂回程的途中,身體情況急轉直下,就沒了性命。

臨死前留下的詔書還被趙高也篡改,李斯半推半就之下與趙高合謀,推胡亥上位。

嬴政駕崩後,地宮開始震動,影響到咸陽城。

趙高和李斯彷彿看到有億萬士兵要從地底衝出千刀萬剮了他們。

心中一懼,便早早的將嬴政的屍首送入地宮,風光大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