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對方燒山,這千軍萬馬可就活不下來幾個了。

如果,大梁國能與燕州結盟,就可以借道維部出兵,瓜分大荒國並不是沒有可能。

到那時,大梁國索要大荒國西面的疆土,再想辦法再南山上,開出幾條山路,就可以將兩地連在一起。

這麼一來,有大梁國的國力支撐,又在北境開闢了一定的疆土,西梁十二世的野心自然就有可能會實現。

蕭奇峰定下這一計,就是很好把握住了西梁十二世的野心,足以能夠讓他上當。

果然,聽了梁不凡這一計之後,西梁十二世的確動心了。

於是,一番思量之下,西梁十二世就冊封梁不凡為南山王,封地就在南山州。

梁不凡大喜之極,叩謝聖恩的同時,對蕭奇峰更是佩服不已。

西梁十二世可不知道這是蕭奇峰的計策,冊封梁不凡為南山王的同時,又允許他養十萬兵馬。

這西梁十二世疑心病很重,雖然分封了一些藩王,但每個藩王最多隻能養兵兩萬。

而且,西梁十二世在每個藩王的封地都安插了很多的密探。

只要有藩王的兵馬超過兩萬的,西梁十二世就會找理由宣他回京,然後直接抓捕,斬首示眾。

因為這個原因,西梁十二世先後殺死了三個藩王。

但這一次,西梁十二世竟然允許梁不凡養十萬兵馬,著實讓所有的藩王都很意外。

畢竟,大家都知道,別說是親弟弟了,西梁十二世對自己的親兒子也是防備很嚴。

訊息傳到大荒國,耶律太后和蕭奇峰自然是高興之極。

只要梁不凡有了兵馬,大荒國再襄助一臂之力,這事就能成了。

蕭奇峰的計策是這樣的,梁不凡擁有十萬兵馬,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呢,就是大荒國派人在南山上修建一條山路,直通到南山州。

這麼一來,大荒國就可以派出十萬兵馬進入南山州,與梁不凡的兵馬合二為一。

當然,大荒國的十萬兵馬,須得換上樑軍的衣服和盔甲。

然後,梁不凡就會統帥二十萬兵馬,以蕭奇峰為軍師,以西梁十二世暴政為理由,攻打大梁城。

西梁十二世殘暴不堪,不管是皇室,還是朝廷,對他早就很有怨言。

到那時,必然會有很多人起兵響應,則西梁十二世必然會兵敗。

梁不凡是西梁十二世的親弟弟,在朝中的人脈非常不錯,若他登基稱帝,反對的聲音一定會很小。

即便有人反對,以梁不凡的二十萬兵馬,以蕭奇峰的謀略,將其擊敗,並不是什麼難事。

待到梁不凡登基稱帝,必然會對大荒國感激之極,兩國的聯盟自然也就成了。

只要有了大梁國的加入,蕭奇峰對付燕州的把握,自然就超過了五成以上。

蕭嶽山的大仇得報,越發有希望了。

喜歡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后請大家收藏:()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