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避免倭人的懷疑,這些倭軍的撫卹金,楊楓一文錢都沒錢,反而都多給了一些。

高句麗國這邊的戰事停了,但倭島那邊,倭國和東瀛國還打得不亦樂乎。

東瀛國雖然剛剛成立,地盤只佔了倭島的三分之一,但因為使用的是楊楓的統治政策,深得民心,並沒有落在下風。

反觀倭國,雖然佔據了倭島三分之二的領土,卻也並沒有佔多少上風。

第一,本田古樹弒君的訊息,已經傳開了,倭軍計程車氣不振。

第二,倭國的百姓嚮往東瀛國百姓的生活。

所以,倭軍不像東瀛國的軍隊那樣拼死一戰,倭國的百姓也不像東瀛國的百姓那樣全力支援自己的國家,雙方也就只能戰一個平手。

這個結果,自然是楊楓最希望看到的。

戰爭,收割最多的,永遠是男人的性命。

雒陽。

蕭奇峰也已經到了。

聰明如蕭奇峰,他並沒有真的在大荒國禁衛軍的保護下南下雒陽,而是先行帶著幾個護衛,化裝成商人,快馬南下。

而那些禁衛軍,則是大張旗鼓地持著旌節,大張旗鼓地從匈奴之地經過,然後再經過燕州,進入幷州,最後進入京畿之地,到達雒陽。

蕭嶽山的前車之鑑,蕭奇峰不得不考慮。

倒不是說蕭奇峰怕死,而是他不能死,不然蕭嶽山的大仇就真的沒人能報了。

雒陽城中,蕭奇峰安置了一些細作。

蕭奇峰來到之後,就立即秘密接見了這些細作的頭兒蕭成銀,聽他彙報了雒陽城最近的一些訊息。

為了避免細作的暴露,蕭奇峰跟蕭成銀約定了,非重要或者重大之事,就不用派人往大荒國送情報了。

一來,路途遙遠。

二來,必須經過燕州或者維部之地,容易暴露。

三來,細作們在雒陽城的身份也容易暴露。

所以,蕭成銀這一彙報,就是一個多時辰,但蕭奇峰也徹底瞭解了雒陽城這段時間以來的情況。

大楚國的朝廷,已然分成了三個派系,一個是楚皇派系,一個是雒王派系,一個是燕王派系。

當然了,也有一部分大臣是秦王楊銘和冀王楊錯的人。

但隨著先皇楊顯去世,太子楊欽登基,皇位距離秦王楊銘和冀王楊錯越來越遠,這些人自然也就重新擇主了。

而隨著民間盛傳楊欽弒父登基的訊息越來越被人知道,一些原本忠於先皇楊顯的大臣,或者是保持了中立,或者是偏向雒王楊錚,或者是偏向燕王楊楓。

原本,大楚國的情勢只是父子奪嫡。

但因為雒王楊錚的攪和,使得大楚國朝堂的這汪水更渾了。

蕭奇峰敏銳地感覺到,大楚國的這種現狀,對於大荒國與大楚國結盟只有幫助,沒有任何的阻礙。

除此之外,蕭奇峰還得到一個訊息,那就是蕭氏失寵了。

蕭氏失寵,著實讓蕭奇峰頗為意外。

因為在蕭奇峰的猜測中,楊欽要麼會殺了蕭氏滅口,要麼就會跟蕭氏的感情再上一個臺階,目的都是堵住蕭氏之口。

喜歡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后請大家收藏:()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