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9章 四國聯盟(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1299章 四國聯盟
兩天後,楊欽再次召見了馮不破,說是征伐得了大印國使者的同意,已經返回大印國,向普陀十二世彙報了,不日就能帶來訊息。
馮不破明白,這不過都是楊欽信口雌黃。
對於大印國而言,只在北境扶持一個大楚國,跟燕州、大吳國和大齊國同時鬥,勝算肯定不會大。
可若是再加上一個大吳國,那可就完全不同了。
而對於大印國而言,他們的損失是熱兵器,相當的成本。
可是,如果能夠扶持大吳國和大楚國跟燕州對抗住,好處還是多多的。
第一,戰火不可能會蔓延到大印國的本土。
第二,大歐國也參與進來,大吳國和大楚國或許還有勝的可能呢。
而一旦大吳國和大楚國勝了,大印國得到的好處那可就會是太多了。
即便大吳國和大楚國無法擊敗燕州,只要能僵持住這種局面,大印國就可以向大吳國和大印國提條件。
到那個時候,他們跟燕州已經徹底鬧翻,就只能乖乖聽大印國的話。
這種事情,在後世的歷史上,也是出現的。
有一次,要修建一條從北到南的長鐵路,在某一個城市交匯。
鐵路的十字架交匯,帶來的好處自然是不可估量。
而這個城市的領導呢,格局不是一般小,水平差到了極點。
他們以為,因為地理位置的絕對優越,這個編組站只能建在他們的這座城市,於是就各種提要求和條件,以至於最後把上面的領導給惹惱了。
而在這個城市的南邊,還有一座城市,距離大概是一百公里左右。
那個城市的領導就很聰明,說是我們全力配合,不提各種無理條件。
可是呢,情況並非這樣的。
在修建了一半的時候,那個城市才開始提條件,而且是更過分。
挖一棵樹,賠償多少錢。
遷一個墳頭,賠償多少錢。
扒一棟房屋,或者樓房,每平方賠償多少錢。
諸如此類,等等。
而大印國,就準備玩這一個套路。
卑鄙的,不單單是大印國,不單單是普陀十二世啊。
楊欽,也是。
楊欽可不願意白白給大吳國和大印國牽線,他得從中弄一些好處才行。
於是,楊欽向馮不破提了一個條件,卻說是大印國提的條件,那就是大吳國境內的各種礦產,須得按時運往大楚國,再由大楚國轉運到大印國。
如果大吳國答應這個條件,大印國才會答應與大吳國結盟。
畢竟,當初大吳國背盟,使得大印國的普陀十二世很是生氣。
大吳國背過盟是真,普陀十二世因此也生過氣也是真,但在利益跟前,普陀十二世並沒有打算為難大吳國。
可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馮不破不敢完全不信啊。
於是,馮不破就把這事向陳仲德進行了稟報。
陳仲德一聽,不需要掏錢買熱兵器,只需要開採一些礦源抵賬,當然可以啊。
自認為是佔了多大的便宜一樣,陳仲德直接就一口答應了。
當然,陳仲德也有自己的小九九,那就是以最慢的速度開採礦山,將大吳國的損失降低到最低。
而楊欽也有自己的小九九,他利用大印國逼壓大吳國,使得大吳國出賣自己的礦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