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期,楊楓又身在西域,高雛鳳來回向他請命,太耽誤時間了。

所以,楊楓就留下了一道燕王令,在齊楚大戰的時候,高雛鳳有權調撥戰鬥機和燕州的兵馬。

這一道燕王令,意味著楊楓對高雛鳳的絕對信任,以及對她的真心關懷。

因為高雛鳳一旦背叛的話,後果將不堪設想。

但楊楓也相信,高雛鳳不會背叛他,也沒有背叛的理由。

第一,高雛鳳早就是楊楓的女人了,而且二人的感情一直很好。

第二,天下大勢,隨著燕州吞併西域之地,局勢就更加明朗了。

燕州一統天下,幾乎已經有了六成的可能。

而大齊國,復國的可能性非常小。

哪怕,大齊國突然背叛燕州,真正自立,而且再勾結四國聯盟,也未必會有機會。

畢竟大齊國只有三州之地,高雛鳳的背叛,雖然短期內能讓楊楓很難受,但卻無法真正動搖燕州的根基。

尤其是,薊城的熱兵器研發之地,緊緊掌控在楊楓的手中。

楊楓下了這道燕王令,著實讓高雛鳳意外之極。

隨即,高雛鳳也下了一道聖旨,派高冬兒前往薊城,負責兩國之間的協商。

什麼意思?

就是把高冬兒送過去當人質。

高雛鳳和高冬兒雖然是堂姐妹,但她們的感情之深,絕對不次於親姐妹。

第三呢,就是仇恨了。

滅掉前齊的人,是先皇楊顯。

而統軍的主帥,卻是楊欽。

先皇楊顯的本意,是將前齊的皇室全部俘虜過來,留在雒陽,派人日夜盯著,斷絕他們跟外界的任何往來。

這個辦法,不但不算殘暴,更還可以安撫前齊之地的百姓和世家門閥。

可楊欽就沒這麼做。

在滅了前齊之後,楊欽直接將前齊皇室的男子全部殺了,斬草除根,不留後患。

前齊皇室的女子呢,有一部分自盡了,另外一部分全部被楊欽帶回了雒陽,交給先皇楊顯處置。

其中一部分,因為長期勞作,身體承受不住,也選擇了自盡。

另外一部分,在宮廷鬥爭中,被別的宮女欺負致死。

如今,能活下來的,只有高雛鳳和高冬兒。

高雛鳳是前齊公主,又美豔無雙,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深得先皇楊顯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