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欽點了點頭:“既然如此,朕就派人隨同貴使一起出使大吳國。”

聰明人聊天,就是這麼輕鬆,不需要太費腦子去思考。

蕭奇峰拱手道:“外臣多謝楚皇陛下。”

楊欽笑著說道:“好久不見貴使了,朕已經命人準備了酒宴,給貴使接風洗塵。”

“用餐之時,貴使也給朕詳細介紹一下大斯國,以及西域各國的情況。”

蕭奇峰點了點頭:“外臣遵旨。”

楊欽沒喊幾個人,只把皇后沐雪華喊了。

楊松不在家,正在大印國呢。

見到沐雪華之後,蕭奇峰不得不佩服,楊欽確實是一個幹大事的人。

論及姿色,沐雪華絕對要在蕭氏和柳煙雲之上。

就這麼一個絕世美人兒,楊欽竟然能把她一直冷落,直到最後不得不用她了,才將她立為皇后。

相比較起來,大斯國的皇帝尼古十三世就比楊欽差多了。

尼古十三世也算是一代明君,不然蕭奇峰怎麼可能會大老遠地去投奔他呢。

畢竟,這世界各國那麼多,蕭奇峰怎麼可能會只認定大斯國呢。

別的不說,就說楊欽,對蕭奇峰就十分看重,曾經說過大楚國的大門隨時為他敞開的話。

第二天,蕭奇峰就向楊欽告辭,帶著楊欽派的使者,一起去大吳國了。

吳楚之間已經結盟,有大楚國的使者領著,蕭奇峰很輕易就見到了吳皇陳仲德。

陳仲德也聽說過蕭奇峰的名字,但他並不知道蕭奇峰目前是效力於大斯國,頗為驚訝。

但這不是什麼事,只要大家的敵人都是楊楓就行。

因為在這幾個國家的君主當中,陳仲德是最害怕的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無路可退的。

陳仲德自己把自己的後路徹底堵死了。

大印國,因為得罪過燕州,楊楓就發下宏圖大誓,要殺光大印國的男人,不管老幼,一個不留。

明犯燕州者,雖遠必誅,這是楊楓曾經的承諾。

而大吳國兩次背盟,算不算明犯燕州呢?

陳仲德心裡沒譜。

但他估計著,應該算吧。

雖說燕王府中有宣華公主,但陳仲德不敢保證,楊楓會因為宣華公主而放過他。

至少,換做陳仲德是楊楓的話,他一定不會放過一個兩次背盟的傢伙的。

不說大印國,再說大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