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是這樣,梁軍肯定就扛不住燕軍的進攻。

這麼一來,梁軍的熱兵器是省下了,但城池被燕軍攻佔了,軍隊會傷亡慘重不說,你特麼省下來的熱兵器豈不是落到了燕軍的手裡?

城池沒了,熱兵器沒了,你特麼兩頭不落一頭,傻帽啊。

所以,梁不凡明知道燕軍的打法,卻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只得被燕軍牽著鼻子走。

但梁不凡不甘心,派出使者,快馬加鞭,跑到大斯國,求大斯七世加大對大梁國的熱兵器供應。

梁不凡很聰明,這是唯一能破除燕軍進攻之法的辦法。

大斯七世是個明君,知道大梁國已經危在旦夕,便同意了梁不凡的請求,準備將對大梁國的熱兵器供應量增加兩倍,也就是之前的三倍。

這個供應量,剛剛好。

當梁軍將熱兵器消耗得差不多的時候,第二批的熱兵器就會抵達。

這麼一來,梁軍的熱兵器也能夠源源不絕了。

第二個熱兵器真空期的時候,大梁國再次損失了兩州之地。

但這也是最後的兩州了,梁不凡下了死命令,無論如何都不能再丟一城一堡。

大梁國,只剩下十州之地,確實不能再丟了。

就在這時,楊楓再次改變戰術了,再次投入了大量的兵力,開闢了第三和第四戰場。

楊楓的目的很簡單。

第一,消耗大梁國的熱兵器,使得兩撥熱兵器之間出現空檔期,以便於燕軍和楚兒軍能夠趁機攻城略地。

第二,就是蠶食大梁國的疆土,兼併大梁國的人口,也就能減少大梁國的稅收和糧食,使得大梁國的國力越來越弱。

果然,楊楓的戰略發生改變,一下子就讓梁不凡再次措手不及了。

燕軍開闢戰場,梁軍就得派兵迎敵。

且不說梁軍的反應的速度會比燕軍慢上一拍,就說梁軍的熱兵器再次分散,使得大斯國運送的熱兵器,兩撥之間還會出現一個月的空檔期。

這一下,梁不凡是徹底害怕了。

楊楓的意思很明顯,就是以燕州強大的實力碾壓大梁國。

論人口,論兵源,燕州遠在大梁國之上。

論財力,燕州能頂大梁國幾十個。

論熱兵器,燕州能夠製造,運送又非常快,可以說是源源不絕。

論執政,燕州是仁政,但凡是佔領了大梁國的地盤,大梁國就別想再拿回來了。

因為反應慢了半拍,大梁國的十個州就變成九個州了。

接著就是熱兵器的真空期,九個州又變成五個州了。

最可怕的是,大梁國與大斯國之間的通道,被燕軍給截斷了。

最後這一批熱兵器,全部落入到了燕軍的手中。

梁不凡徹底絕望了。

梁不凡後悔啊,真不該聽梁山的,派他出使燕州。

梁不凡後悔啊,真不該貪圖那三百萬金,更是不該殺了梁山,最不該斬殺燕州的使者。

現在,不管怎麼後悔,都已經晚了。

梁不凡什麼都顧不上了,立即就寫了一封投降書,說是願意臣服於燕州,做燕州的附庸國。

喜歡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后請大家收藏:()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