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2章 齊州局勢有利於楚軍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楊欽有這個底氣,當然也是有原因的。
第一,世家門閥已經分裂了。
司徒氏、蕭氏、獨孤氏、鄭氏、盧氏,甚至於王氏,等等,已經投靠了楊楓。
他們約束家族中人,按照楊楓的思想,不敢再對尋常百姓進行欺凌。
因為楊楓入主中原,只是早晚的事。
而事實上,楊楓已經在這樣做的。
一州一州的蠶食,其實就是楊楓在入主中原。
一開始,這些世家門閥損失不小。
可一旦某一州被楊楓所佔,大肆屠殺世家門閥,侵奪世家門閥的財產,司徒氏等反而是毫髮無存。
而另外那一陣營的世家門閥,絕對是損失慘重,遠在司徒氏等世家門閥之上。
第二,論楊欽的重要性。
楊楓之所以沒有大舉南下,就是因為大楚國的皇帝是楊欽。
子攻父,為天下之所不容。
大楚國畢竟是先皇楊顯的心血,楊楓又沒辦法公開楊欽弒母和弒父的證據,不然大楚國的名聲就算是徹底毀掉了。
所以,楊欽一日不死,楊楓就是一日不能明攻大楚國。
如果因為齊州之地的利益,那些世家門閥跟楊欽鬧翻,或者廢了楊欽,或者殺了楊欽。
那麼,雒王楊錚死了,秦王楊銘死了,冀王楊錯歸順燕州了,大楚國不管換什麼人當皇帝,楊楓鐵定會毫不猶豫地舉兵南下。
這麼一來,這些世家門閥無疑就是自己給自己挖墳墓了。
所以,楊欽很有底氣,他現在終於敢對世家門閥說不了。
於是,楊欽立即就下了一道旨意,大楚國收復的三州之地,全部施行仁政。
這道聖旨下了之後,整個大楚國都震動了。
第一,對於以司徒氏為首的,投靠楊楓的世家門閥,他們擔憂。
他們見識過仁政的力量,知道老百姓不在乎誰當皇帝,而在乎自己是不是還受到壓迫和剝削。
大家都是仁政的受益者,我憑什麼非要認可你燕王楊楓。
我已經過得好好的了,你燕王楊楓打過來,帶給我的還是這樣的生活,但卻又帶來了戰爭和災難,我憑什麼順著你。
第二,對於崔氏等那些與楊楓對著幹的世家門閥,他們憤怒。
楊欽的這道聖旨,代表著他的想法,代表他就是牴觸世家門閥。
如果,這件事情擴大化,楊欽在大楚國也這樣搞,那麼他們這些人的下場跟楊楓打過來的下場,有區別嗎?
沒有世家門閥,整個國家的管理機構就會癱瘓。
這,已經是從前了。
自從楊楓開闢了廢除世家門閥的先河以來,早就摸出了一整套的替代措施。
就算大楚國的世家門閥都被滅掉了,各州各郡各縣都沒有官吏了,楊欽只要按照楊楓的辦法執行,就能在最快的時間內,重新選出一批官吏,繼續維持國家機器的運轉。
聯合起來搞死楊欽?
世家門閥已經分裂了,實力大大被削弱。
大楚國已經被削弱了,世家門閥的實力更被削弱。
第三,對於大楚國各地的百姓,似乎看到了光明。
既然燕王楊楓來不了,那麼當今皇帝若是能明悟,我們的生活也能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