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6章 秦王府遺址(第1/2頁)
章節報錯
鄭氏向楊楓請命的主要目的,是想讓楊楓派一些士兵保護她們兩個的安全。
只是,因為算是寄人籬下,鄭氏不好意思直接明說。
楊楓能親自陪同,自然是再好不過,鄭氏立即說道:“妾身二人多謝王爺。”
楊楓笑著說道:“三嬸何必這麼見外,咱們畢竟還是一家人。”
“三嬸在燕州定居,自然就是燕州人,孤王有義務保護三嬸的安全的。”
其實,鄭氏也可以不用住在燕州,可以回到鄭家。
只是,鄭氏的父母都住在雒陽,那可是楊欽的地盤。
殺夫之仇,不共戴天,鄭氏恨不能將楊欽抽筋扒皮,怎麼可能再回雒陽居住呢。
如果真的回到雒陽,鄭氏不敢保證自己忍不住會做出行刺皇帝的事情,給鄭家帶來滅門之災。
所以,客居燕州,對鄭氏而言,目前是最好的辦法。
楊楓沒有虧了鄭氏,在薊城給了她一套府邸,讓她和林月珊一起居住,一眾下人全都佩齊了。
鄭氏也想過,追隨秦王楊銘於地下。
可是,鄭氏擔心,在九泉之下見了秦王楊銘,後者問她:“楊欽死了嗎,是怎麼死的?”
鄭氏就會無言以對。
所以,鄭氏打算,至少要活到楊欽死那一天,她要親眼看到楊欽的慘樣,以及楊欽是怎麼死的,這樣她到了地下之後對秦王楊銘才有交代。
人的求死之心,曾經會有那麼一段時間是最衝動的。
這也就是為何會有人想不開,跳樓啊,喝藥啊等等行為。
可一旦衝動過去之後,再想自殺幾乎就不會了。
鄭氏也逃不過這個理論。
在燕州安心住下之後,鄭氏經常回想以前的事情。
慢慢地,鄭氏感覺到,秦王楊銘的死,似乎不能全部怪楊欽。
一個巴掌拍不響啊,如果秦王楊銘沒有野心,不割據自立,怎麼會招致後來的殺身之禍,以至於秦王府血流成河呢。
所以,秦王楊銘真正的死因,在於他自己,是他的野心作祟。
楊欽是皇帝,外面的藩王有人割據自立,準備自己當皇帝,楊欽能容得下他才怪。
想通了這一點,鄭氏就不覺得楊欽是秦王府的仇人了,而把目標轉到了崔洪鑫的身上。
楊欽對外宣稱,崔洪鑫已經死了,瞞過了大楚國的人。
但實際上呢,崔洪鑫帶著家眷和親信逃到了大月國,並沒有死。
楊楓跟拉普七世談判的時候,並沒有討要崔洪鑫,雖說他知道,只要他開口,拉普七世絕對不敢保下崔洪鑫。
但楊楓更明白,一旦崔洪鑫也死了,只怕鄭氏就會失去活下去的理由。
一個人,如果失去了生活的理由,那麼他遲早都會想不開,提前離開這個世界。
所以,楊楓留著一個對燕州再也不能有任何威脅的崔洪鑫,就能讓鄭氏一直生活下去。
等鄭氏再次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等秦王府的事慢慢淡化,等時間慢慢流逝,鄭氏就不會再生出什麼求死的心了。
這段時間,楊楓也給司徒倩等人說了,讓她們經常去鄭氏的府上走動一二,最好帶著孩子。
鄭氏的府邸呢,距離燕王府只隔了一條街,來去倒也方便。
以前,鄭氏遠在秦州,每年除了中秋、春節,以及楊顯夫婦的壽辰,她們這些王妃才有見面的機會。
即便有機會見面了,但因為人多的緣故,也是聊不上幾句,甚至於沒機會聊天,只是晚輩向長輩請個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