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已經回去向梁不凡稟告了。

結果如何,楊楓並不關心,先攻佔大梁國一些地盤再說。

就算梁不凡現在不同意,等到把大梁國打疼了,梁不凡肯定會主動求和,什麼條件都能答應了。

楊楓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把耶律太后的女帝國給圈起來。

楊楓會給耶律太后當女帝的機會,但又不能讓耶律太后的女帝國太強大,以至於後續難以控制。

仁政的可怕力量,楊楓最是深有體會。

楊楓所擔心的難以控制,並非是耶律太后一旦起了異心,楊楓就奈何她不得了。

耶律太后在女帝國施行仁政,確實是能夠像楊楓一樣深得民心。

若是大梁國來攻,女帝國上下,一定會軍民同心,一起對抗大梁國的。

可若是燕州來攻,情況就不會一樣。

因為燕州也是仁政,燕軍也是秋毫無犯,女帝國的百姓對燕軍的牴觸情緒幾乎為零。

再加上,女帝國的熱兵器是燕州提供,燕州對女帝國還是能夠控制的。

除非一種發生,女帝國出現了天才,能夠改進熱兵器,脫離燕州對女帝國的武器控制。

楊楓只是不想出現太多的傷亡情況而已。

總之,將女帝國圈起來,讓耶律太后過過當女帝的癮就行了,別把事情搞太大。

十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尉遲海帶著十萬燕州鐵騎來到。

楊楓也準備就緒,帶了武本紗織和聖戰洋子二女,以及沈蠻牛和燕州衛、燕州虎,浩浩蕩蕩地南下了。

楊欽布在薊城的細作得到訊息,趕忙快馬南下,向楊欽彙報。

但楊楓早有準備,在南下的各個要道上都佈下了埋伏,專門抓這種一騎快速南下的。

果然,大楚國的三個細作都落入了燕州之手。

查明對大楚國的細作之後,楊楓毫不猶豫,直接命人將他們都殺了。

細作,最大的特點就是忠心。

楊楓沒必要為了三個不起眼的人而費那麼的周折,再招降他們。

沒必要,完全沒必要。

直到,十萬兵馬進入大楚國,京畿之地,大楚國才反應過來,急忙快馬去雒陽稟告。

但燕州鐵騎的速度也不慢,甚至於更快一些。

大楚國報信人,擔心被燕軍發現,不敢繼續南下,而是找地方藏了起來,先讓燕州鐵騎南下。

這麼一來,楊欽就徹底不知道訊息了。

這個時候,楊欽剛剛從平定幽州、齊州和渤州之戰的陰影中走出來,心情剛剛好一些。

又少了三個州,需要楊欽處理的政事,就更少了。

沒辦法,大楚國十三州,楊欽已經丟掉了八個,只剩下五個了:蜀州、江州、明州、晉州和京畿之地。

遷都的事,基本上也黃了。

遷個鳥啊。

遷到哪裡,都不安全。

再說,如果不遷都,楊楓有所過濾,或許還不敢對京畿之地下手。

可一旦真的遷都了,只怕楊楓接下來的目標,就是京畿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