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的誘惑,對於耶律太后還是很大的。

太后畢竟是太后,不能一直垂簾聽政。

慕容赫十四歲的時候,耶律太后就必須要還政於他。

最多能拖個一兩年,但總歸還得是皇帝執掌大荒國的政權,才能算是名正言順。

如果耶律太后想要一直執政,就須得在慕容赫十四歲之前將他幹掉,再立一個皇帝。

可這麼一來,朝中必然會有很多反對的聲音,她的位子或許就不穩了。

但女帝不同,那就是名正言順地執掌大荒國的政權了。

後世的歷史上,西漢呂后垂簾聽政過,東漢竇太后和鄧太后也垂簾聽政過,北魏馮太后和胡太后垂簾聽政過,唐朝武則天垂簾聽政過,北宋高太后垂簾聽政過,遼代蕭太后垂簾聽政過,清代的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也垂簾聽政過。

但是,成為女帝的,也只有武則天一人。

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也想學她的母親,但最後卻敗給了李隆基。

耶律太后年輕,也只是二十多歲,自然極為渴望成為女帝之尊。

當過皇后、當過太后,若是能再當上女帝,耶律太后這輩子就真的值過了。

動心歸動心,但耶律太后並沒有被女帝的稱號所迷失,很快就反應過來了。

耶律太后,冷哼一聲:“陛下,你這是什麼意思?”

“哀家垂簾聽政,乃是因為你年幼,無法處理政事,這才不得已而為之。”

“哀家並無野心,要那女帝之尊有何用,此事切莫再提,不然休怪哀家翻臉。”

頓了頓,耶律太后繼續說道:“慕容奇通敵叛國,而且已經親口承認。”

“陛下身為大荒國的皇帝,若是因為慕容奇是你的生父便徇私枉法,饒他一命,日後不知會有多少人也會行通敵叛國之事。”

“到那時,陛下你是殺他們,還是不殺他們呢?”

“殺,陛下便不能再服眾。”

“不殺,大荒國豈不危矣?”

慕容赫繼續哭道:“太后仁慈,朕情願退位,只求能保端王之命,還請太后恩准。”

“到時候,朕會與端王離開大荒國,永世不再回來,絕不會給太后造成任何麻煩。”

耶律太后秀眉微皺,一時有些糾結。

刺殺的誤會已經解除,慕容奇又情願在臨死前那樣幫他,若說耶律太后心中沒有半分的觸動,絕對是欺人之談。

耶律太后思量了一會兒,淡淡說道:“這樣吧,陛下,明日早朝,陛下當眾提出這個要求,請滿朝文武發表一下看法。”

“若真是有大多數人同意,哀家自然也就不好一意孤行了。”

慕容赫明白,耶律太后能這樣退一步,已經是很難得了,便沒有再得寸進尺,謝恩之後,就離開了大荒殿。

待慕容赫離開之後,耶律太后微微一嘆,問蕭芸蕾:“蕾兒,你說,哀家殺慕容奇,到底是對,還是錯啊。”

蕭芸蕾一愣,飛快地想了一下:“太后並未做錯。”

“慕容奇不死,大荒國便不穩,非殺不可。”

耶律太后又問:“陛下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哀家並非冷血,怎能不應呢。”

蕭芸蕾嘆道:“陛下乃是盡人子之孝,縱然太后不同意,也不算是錯。”

耶律太后不再說什麼,只是雙目下垂,陷入了沉思。

慕容奇的事情還沒有最後塵埃落地,大荒國與大梁國的戰事依然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