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州與大月國的戰事停了,但大梁國與大荒國之間卻打得熱火朝天。

這一次,大梁國有了充足的準備,自然不會再出現上一次被荒軍伏擊,全軍覆沒的情況。

只是,大荒國從燕州購買的火雷,不管是射程,還是威力,都要在大梁國從西域各國購買的火雷之上。

而且,大荒國還買到了手榴彈,這玩意兒可是西域各國暫時沒有的。

這麼一來,大梁國就被動了。

因為大梁國是攻城的一方,還沒等大梁國的投石車到達能將火雷投擲到城牆的距離,城頭大荒國的拋石車就已經開始咆哮。

這就很危險了,不單單是捱打的問題,還有己方火雷被對方火雷炸飛的問題。

一旦火雷被炸飛,單靠外力幾乎是難以破壞掉完整的鐵殼的,除非是炸個正著。

鐵殼破壞不掉,引線卻被點燃,這些火雷自然就會相繼爆炸。

這讓梁軍只能是冒著被火雷轟翻的危險,硬著頭皮推著投石車向前。

可荒軍還有下一手。

隨著梁軍越來越向前,眼看就要到達他們的拋擲距離,城門開啟了。

數千荒軍手持兵器,從城中衝了出來,身後還有數百人,每個人的身上都掛著好多的手榴彈,這是荒軍的敢死軍。

這些人的目標就是梁軍的拋石車。

梁軍自然會分出兵馬迎戰,雙方廝殺起來。

而那些手榴彈士兵則是在前面這些荒軍的保護下,快速地向拋石車靠近。

一旦進入射程範圍,他們就會將手榴彈扔向拋石車,徹底將對方的拋石車炸壞,甚至於還能引發對方的火雷爆炸。

這麼遠近配合之下,梁軍的攻勢受到徹底的破壞,完全處於捱打的局面。

荒軍的敢死軍死傷也是不少,但跟梁軍相比,那就少了太多。

第一戰,梁軍的熱兵器沒有發揮任何作用,反而把自己的兵馬炸傷了一大片,狼狽敗下來。

梁軍的主帥梁成功勃然大怒。

來之前,梁不凡可是給他下了死命令,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為此,梁成功還真是做了周密的作戰計劃,將大荒國的地形圖進行了詳細的瞭解。

誰想到,第一戰就打成這個熊樣子,梁成功不怒才怪。

梁成功的家人,都在大梁城。

梁成功的九族,都在大梁國。

這十萬大軍的好幾個副將,都是梁不凡的親信。

所以,梁成功連造反的可能,或者是機會,都不可能有。

不然的話,若是領軍大將吃了敗仗,害怕被皇帝治罪,紛紛造反,這仗還怎麼打,難道每次都得皇帝御駕親征?

收兵回營之後,梁成功仔細考慮了一下,覺得不能硬拼。

本就是攻方,處在劣勢。

如今大荒國的熱兵器又比大梁國先進,對方又是這樣遠近配合防禦,梁軍即便能勉強克城,只怕十萬兵馬也會所剩無幾了。

別的不說,就說今天的第一次攻城,梁軍就損失了一萬多人馬。

而守城的荒軍,傷亡人數最多兩千。

一比六,甚至於是一比七的比例,這仗還能打多久。

梁成功有心給梁不凡寫一道奏摺,希望梁不凡能夠暫時撤兵,再從長計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