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欽又派人打探了一下,將漢州的幾個重要文武的家眷,也都接到了雒陽,嚴密保護起來。

其中,就有劉長青的家眷。

劉長青是漢州唯一的帥才。

在劉長青的操持下,漢州軍的戰鬥力,提高的不是一點半星。

但漢州江北水寨被大吳國摧毀的事情,雖說劉長青也曾提醒各水寨的主將,但他仍是受到了牽累,官降一級。

其實,楊松是一個識人的明主,對劉長青很是器重的。

但現在,楊松不能再留劉長青了,包括另外幾個家眷在雒陽的漢州重要文武。

殺伐果斷,才是一代明主所必備的基本要求之一。

胡晃、陳先、劉長青等人確實都是人才,但楊松不可能在自己身邊留定時炸彈。

於是,楊松回到漢州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給他們幾個隨便安了一個罪名,全都斬首示眾了。

緊接著,楊松又提拔了一些人,補了胡晃等人的職位,漢州算是暫時穩定下來。

但對雒陽方面,楊松並沒有任何的反應,只是裝作沒有收到那道讓他進京的聖旨。

楊松沒有按時進京,反而是斬殺了胡晃等人的訊息,楊欽很快也知道了,自然是勃然大怒。

“逆子,安敢殺我大臣,難道是要造反不成?”

“一個楊楓,一個楊柏,一個楊松,朕的這幾個好兒子真是好啊,沒有一個能讓朕省心的。”

“還有蕭氏那個賤人,這三個兒子如此不忠不孝,全都是她教的。”

歐元開感受著楊欽的憤怒,心中微微一嘆。

一個兒子不忠不孝,還有可能。

三個兒子全都不忠不孝,老婆也是跟著反叛,那就是你自己的問題了。

可惜的是,楊欽並沒有認識到這是他自身的問題,全都歸結為是別人對不起他。

帝王之道,以自我為中心,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

其實,這是一種誤區,是一種不講道理的體現,卻又能詮釋帝王高高在上的權威。

發了一會兒脾氣,楊欽又問道:“愛卿,誘殺楊松的計劃失敗,此子反心已起,只怕會像楊銘一樣,聽調不聽宣,如之奈何?”

如之奈何?

兩種選擇。

第一,放之任之,大家相安無事,但大楚國就會再次失去一個州。

先是燕州,再次冀州和幷州,然後是秦州,現在是漢州,已經是五個州了。

嗯,還有幽州,那個不讓人省心的雒王楊錚,早就把手伸到幽州去了。

幽州的文武,一大半都是雒王楊錚的人。

雖說幽州貧瘠,但眼下大楚國的騎兵來源,也可以說是戰馬的來源,沒了燕州和秦州,就只剩下幽州一地了。

同樣,漢州對眼下實力越來越弱的大楚國,重要性更比以前。

大楚國的十三州,最富庶的地方,永遠都是漢州。

第二呢,就是以楊松抗旨不遵為由,下旨撤了楊松的漢王之位,改封為一個閒散王爺。

這麼一來,楊松就會立即舉兵造反。

大義,就會在楊欽這邊,漢州也會不戰自亂。

到那時,楊欽的大軍壓境,收復漢州只是早晚之事。

這樣的話,且不說一場內戰是不少了的,楊欽最擔心的是,楊松抵不過楚軍,勾結楊楓。

喜歡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后請大家收藏:()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