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月琴開口了:“媚兒,我以為,正好相反。”

“若是我等舉燕州併入大楚國,一旦軍權上交,便是待宰羔羊,再無任何反抗之力。”

“燕州帶給當今陛下的,有太多的恥辱。”

“雖說王爺已死,但陛下心胸狹窄,會就此罷手,徹底恩怨兩消嗎?”

“第一,王爺的子嗣,對陛下而言,始終是一個巨大的隱患。”

“陛下能對親生兒子和妻子都痛下殺手,會輕易放過淵兒他們幾個孫子嗎?”

“第二,在燕州強盛之前,不管是司徒家,還是蕭家,都給過燕州極大的支援。”

“一旦陛下徹底消化了燕州之地,以他的性格,必然會再向司徒家和蕭家算舊賬,如此則司徒家和蕭家一樣難以避禍。”

“第三,燕州文武,大都是窮苦和寒門出身,未必會同意歸附朝廷。”

“第四,最關鍵的一點,燕州的民心可用,燕州百姓一定不會同意再回到世家門閥受欺凌的生活之下。”

“第五,便是王爺未能完成的志向,我等既然委身或者仰慕王爺,理當替王爺完成他的志向,如此王爺才能含笑九泉。”

“這是我的一點淺見,若有不妥,還請諸位姐妹指正。”

不得不說,在燕王府基本上不顯山不露水的蕭月琴,終於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華了。

在燕王府中,蕭月琴的地位是僅次於司徒倩的,是唯一一個能與司徒倩比上下的女人。

但因為楊楓不喜後宮爭鬥,蕭月琴一直很注意擺正自己的位置,極為低調,從不與司徒倩爭權,對其餘的姐妹也都是謙恭有禮。

可這並不意味著,蕭月琴沒有自己的思想,沒有自己的野心。

現在,楊楓不在了,燕州無主,司徒倩不善謀略,自然就是蕭月琴展現自己才能的機會了。

只要能保持燕州割據自立的境況,蕭月琴自信,她在燕州的地位一定會勝過司徒倩。

司徒倩有一個兒子叫楊淵,蕭月琴也有一個兒子叫楊汶。

楊楓在,楊淵就是燕州的世子,雷打不動,除非楊淵長大之後犯下無可寬恕的罪行。

但以楊楓對楊淵的關注,以及司徒倩的良好教育,楊淵犯錯的機率不大。

所以,蕭月琴也就只能認命,沒辦法,嫁給楊楓晚了一步。

可現在,蕭月琴就有了想法,她要用自己的努力,樹立起在燕州的絕對影響,為自己的兒子鋪一條康莊大道。

可憐天下父母心。

楊楓活著的時候,楊淵和楊汶沒有太大的差別,都必須唯楊楓的命令是從。

可一旦楊楓死了,楊淵就會搖身一變,成為燕州的一把手,楊汶只能是臣子,區別就大了去。

所以,蕭月琴能有這樣的想法,也不能怪她。

但凡是個女人,只要有機會,有能力,都會這樣幹。

耶律太后沒有子嗣,尚且能找一個小皇帝當擺設,自己垂簾聽政呢,更何況蕭月琴這樣,有一個親生兒子的呢。

蕭月琴的這番話,說到了在座所有人的心裡去了。

司徒倩仔細一想,著實是這麼一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