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奇剛剛執政大荒國,滑國就來了一次背叛。

誠然,滑國的背叛,跟慕容奇的無禮條件是分不開的,可慕容奇不這麼想啊。

身為上位者,大多數人,滿眼裡都是別人的錯,從來不帶認真自我批評的。

“滑王竟然如此囂張,老夫定要給他好看。”

出兵滑國,不是什麼大事。

甚至於,大荒國想要滅掉滑國,也不是多難的事,只是時間長短而已。

滑國在大荒國的東南方向,位處大荒國與燕州之間。

以前,滑國是在大荒國與匈奴之間。

啟國和陳國,實在大荒國與鐵勒之間。

如今,這三國就完全處在大荒國與燕州之間了。

東南方向,自然就是南院大王澹臺滅楚出兵了。

慕容奇眯了眯眼睛,突然想出一個奪澹臺滅楚兵權的好辦法了。

於是,慕容奇就以皇帝的名義,給澹臺滅楚下了一道聖旨,讓澹臺滅楚率軍五萬,佯攻滑國,震懾一下滑國。

南院的兵馬一共二十萬,一旦澹臺滅楚只帶五萬離開,慕容奇就能迅速派人將剩下的十五萬兵馬控制住。

然後,等澹臺滅楚率軍返回的時候,慕容奇再下一道聖旨,封他一個閒散的官職,讓他回大荒城就行了。

那時,澹臺滅楚再怎麼不情願,手中只有五萬兵馬,成不了氣候,只能接受。

不過呢,澹臺滅楚在南院的威望甚高,留著他只會是一個隱患,所以慕容奇對他還是起了殺心的。

只要澹臺滅楚回到大荒城,慕容奇想要殺死他,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卻說聖旨很快就到了澹臺滅楚的手中,而幾乎與此同時的,是耶律太后的一封手書。

雖說耶律太后不得不退居幕後,但她畢竟執掌朝政多年,在朝廷百官的府中都安插了一些耳目,自然是第一時間就知道慕容奇讓澹臺滅楚出兵的訊息了。

耶律太后這封書信的意思,就是讓澹臺滅楚不要親自領軍,派個得力干將就行。

但是呢,聖旨上的內容,卻是讓澹臺滅楚親自領軍南下。

這下子,澹臺滅楚就糾結了。

一邊雖說是慕容奇的命令,但名義上卻是聖旨。

這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好處。

只要是不過分的聖旨,就能讓你難受三天。

另一邊呢,是耶律太后的命令。

畢竟,耶律太后對澹臺滅楚有知遇之恩,後來更是赦免了他的兵敗之罪,可謂是恩情極大。

澹臺滅楚長嘆一口氣,心中著實糾結,不知該如何是好。

論打仗,澹臺滅楚是一把好手。

可在政治上,澹臺滅楚就不善於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了。

澹臺滅楚不能決斷,便派人將副將耶律強喊過來。

耶律強是耶律楚兒的族兄,自然是耶律楚兒的心腹。

耶律太后雖然對澹臺滅楚信任,但卻不能完全信任,便安插了耶律強在他的身邊。

自古帝王皆多疑,耶律太后在這方面倒是頗有帝王之風。

耶律強見了聖旨和耶律太后的書信,微微皺了皺眉頭:“將軍,此乃慕容奇的詭計,欲騙將軍出去,方便奪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