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楓回到臥室,對杜氏說了一聲,在後者的服侍下,換了衣服,就去遼城府衙了。

來到遼城府衙,楊顯端坐在正位上,堂中跪了一個匈奴將領。

石萬鈞守在楊顯身邊,還有八名禁衛軍站在那個匈奴將領的身邊,防止他會突然行刺什麼的。

楊楓來到之後,先向楊顯見了禮。

楊顯說道:“楓兒,此人是西匈奴的一名副將,說是受呼連之命,前來遼城投降。”

“呼連手下,還有一萬五千多人,欲盡數投降我大楚國。”

“朕雖然是御駕親征,但你畢竟是燕軍主帥,此事還是由你來決斷吧。”

“孫兒遵旨。”楊楓應了一聲,轉首望向這個匈奴副將,仔細詢問了一下情況。

雖說楊楓料定,呼連單于走投無路,只能投降燕州,但畢竟不是小事,又受楊顯的旨意,自然是謹慎一些為好。

問過之後,楊楓向楊顯拱手說道:“啟稟皇祖父,孫兒認為,此事應該無詐。”

“不過,小心起見,孫兒建議,讓呼連單于先孤身進城,其餘兵馬將兵器和戰馬上繳之後,再交由我軍看押。”

這個辦法,當然是再穩妥不過了。

楊顯點了點頭:“既然如此,便依楓兒之言。”

其實,楊楓明白,這就是楊顯的意思。

只不過呢,楊顯是皇帝,若是主動提出這麼謹慎的辦法,或許會被人嘲笑為膽小。

所以,楊楓才會這樣提議,正合楊顯的心思,也能將風險減少到最小。

那個匈奴副將雖然極為不滿,但眼下是對方勢力強,他也不得不低頭,便按照楊楓的吩咐,立即快馬返回,向呼連單于彙報了。

誰想到走到半路,竟然就遇到呼連單于率領殘兵敗將向遼城而來了。

原來,在副將剛離開不到兩刻鐘,呼連單于就收到訊息,說是濟邪單于親率五萬兵馬正在快速南下,距離呼連單于的休息地點不足三百里了。

呼連單于不敢停在原地了,只能率領兵馬南下。

得到副將回報之後,呼連單于長嘆一聲:“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魚肉豈有反抗之力。”

“你再辛苦一趟,就說本單于答應了。”

副將也是無奈,只得調撥馬頭,再去遼城。

呼連單于都答應了,證明他確實是真心投降,楊顯也徹底鬆了一口氣。

於是,遼城又是一番準備。

對於大楚國這樣的禮儀之邦,受降儀式是很重要的,代表著大楚國的威嚴和風度。

另外,還需要士兵收繳西匈奴的戰馬和兵器,以及看押俘虜。

除此之外,在楊楓的建議下,將之前在戰場上俘虜的西匈奴士兵全都趕了過來,讓他們親眼看到他們的單于前來投降,以徹底瓦解他們的反抗之心。

這些都做完之後,呼連單于也帶著一萬五千殘兵來到了。

呼連單于看到那四萬五千匈奴俘虜,自然是明白楊楓的意思,只能是微微一嘆,只能認命。

呼連單于揮手,命令身後的兵馬停下來,然後自己將佩刀交給副將,單人匹馬向遼城的北門走去。

喜歡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后請大家收藏:()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