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足足半個時辰,呼連單于才算是悠悠醒來。

醒過來之後,呼連單于明顯感覺到,他的大限將至了。

臨死之前,呼連單于的腦子突然靈驗了起來。

現在,擺在呼連單于跟前的,只有四條路。

第一,向西投靠維部。

但維人素來排外,從不與外族通婚。

維部中也有外族人,但全都是奴隸,是戰俘,或者戰俘的後代。

維人不喜戰爭,但對於敢侵犯維部領地的侵略者,絕對會狠狠反擊。

多年的戰爭之後,維部也有大量的奴隸,差不多二十多萬的樣子。

其中,有吐谷渾人,有大荒人,也有匈奴人,倒是楚人很少。

所以,一旦呼連單于帶著這一萬多殘餘士兵投靠維部,他們的下場都將會是奴隸。

第二,投降濟邪單于,兩匈奴合二為一。

這個結果,對於匈奴而言,當然是眼下最好的結果了。

但是,對於呼連單于,卻是最差的一個結果。

匈奴分裂,是濟邪單于一手造成的。

若是沒有匈奴分裂,就算楊楓執掌燕州,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必然堅守不住。

所以,呼連單于的徹底失敗,固然是因為他不是那種英明神武之主,但最重要的原因,是濟邪單于分裂了匈奴。

分裂之後,兩個匈奴實力受損不說了,還彼此互鬥,給了楊楓坐穩燕州的機會。

總之是一句話,呼連單于寧願死,寧願便宜別人,也絕不會便宜濟邪單于。

而且,現在呼連單于腦子靈光了,也能猜到,就算這一萬五千兵馬歸了濟邪單于,後者也絕對不是楊楓的對手,早晚必亡。

另外,因為那個驅狼師的緣故,呼連單于知道濟邪單于跟大荒國有勾結。

萬一濟邪單于被大荒國控制,他這一萬五千兵馬歸了東匈奴,就等於是歸了大荒國。

第三,自然就是大荒國了。

匈奴分裂之前,跟大荒國征戰多年,雙方死傷慘重,可謂是世仇,無法化解。

歷代單于都有遺言,匈奴子孫絕不可投降大荒國,不然就會被神明所棄,死後無法進入輪迴,只能是孤魂野鬼。

所以,大荒國中,沒有一個匈奴奴隸。

而濟邪單于為了大位,已經毀掉了歷代單于的遺言。

但濟邪單于是篡位者,而呼連單于才是正統,自然不能違背歷代單于的遺言。

第四,便是燕州,是大楚國。

雖說匈奴南侵數百年,但大楚國卻是新王朝。

而且,呼連單于看得出來,楊楓野心勃勃,耶律楚兒也是一樣,是以燕州與大荒國之間必有一戰。

這一萬五千兵馬若是歸了燕州,可以增強燕州的實力,增加燕州的勝算,也算是給大匈奴報仇了。

一番思考之後,呼連單于立即下令,全軍南下。

那個副將大吃一驚:“單于,燕軍正在追殺咱們,此時南下,豈非是自尋死路?”

呼連單于微微一嘆:“為今之計,唯有投降燕州,方能保全匈奴一脈。”

“不然,只怕用不了多久,便是我匈奴的滅族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