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終究是成不了的(第1/2頁)
章節報錯
果然如此。
王元齡心中暗想,我早就料到,叔父早就佈局燕州,以圖大計,果然不差。
從王九多開始,燕州其實幾乎就在圓臺王氏的統治之下。
當然,圓臺王氏的這個統治,並非是獨裁,而是聯合了一些世家,共同佔據燕州。
只不過,圓臺王氏派出的王九多,是眾人之首而已。
如今,王天行趁著楊欽與楊楓不和的契機,安插了王元齡這顆棋子,目的還是燕州。
本來,楊欽和王天行的意思是,讓王元齡跟楊楓爭權。
但大家都沒想到,楊楓會遇刺。
楊楓“死”了,燕州就成了無主之地,誰都能看出這其中巨大的利益。
楊欽如此,楊銘如此,楊錯如此,圓臺王氏自然也如此。
當然,圓臺王氏只是一個世家門閥,絕無可能像皇室一樣,可以獨佔一州之地。
所以,圓臺王氏想要拿下燕州之地,必須要跟別的世家門閥聯手。
如此制衡之下,朝廷才有可能會接受。
不然的話,若是將燕州之地交到圓臺王氏之手,只怕楊顯每晚都會睡不著覺。
王元齡笑著說道:“賢弟,不是為兄說幾句喪氣的話。”
“當今陛下欲南下伐吳,燕州之地便是重中之重所在。”
“燕州穩,則陛下方能舉傾國之兵南下伐吳,不然,則伐吳便是一句空言。”
“賢弟以為,陛下會將燕州之地再次交於世家門閥之手嗎?”
王元齡的意思很明顯了。
以前的燕州,就是死地。
十八年死了十二個刺史,皇子皇孫更不可能有人願意去。
所以,誰能去燕州,就算是幫了朝廷的大忙。
而現在的燕州,就是一塊肥肉了,而且是對大楚國格外重要,楊顯自然信不過世家門閥。
更別說,還發生過王九多等人佈局刺殺楊楓之事。
王元煥笑著說道:“兄長說的這些,父親都已經料事於胸,並無妨礙。”
並無妨礙?
王元齡微微一愣,隨即就明白了:“叔父之意,欲聯姻皇室?”
聯姻皇室?
有可能執掌燕州的,也就是楊松、秦王楊銘和冀王楊錯。
楊松尚未定親,是最有可能的。
秦王楊銘的長子楊椿和冀王楊錯的長子楊林,也快到了定親的年齡。
王元齡心念飛轉,微微皺眉:“看來,叔父準備與太子聯姻了。”
王元齡明白得很,他之所以能來燕州當刺史,就是太子楊欽與王天行的勾結,向皇帝楊顯建議的。
畢竟,州刺史的人選,吏部可以推薦,卻沒有決定權,只能是皇帝定。
王九多被楊楓在雒陽明正典刑,此事按說應該會牽累到王天行。
但實際上,卻只是一個正五品的吏部郎中背了鍋。
分管刑部的尚書左僕射高炯基本上不管事,若說太子楊欽沒有插手此事,放給王天行十個膽子,他也不敢如此欺君。
王元煥笑著說道:“父親常說,兄長乃是圓臺王氏元字輩中的佼佼者,反應迅捷,能舉一反三,果然不錯。”
“不錯,以父親對陛下的瞭解,絕不會將燕州封給秦王或者冀王,以免造成諸侯王尾大不掉之勢,威脅朝廷。”
“故而,燕州之主,必然是太子殿下的三子楊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