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戰,孤王不求能一舉滅掉倭國,至少也得佔領倭國西北兩島。”

倭國,是有很多的島嶼組成的,其中最大的島嶼有四個,分別是西部一個,西北一個,東南一個,東部一個。

別的小島嶼呢,就多了去,差不多有四五十個。

楊楓繼續說道:“只要我軍能佔據倭國西北兩島,向西可以保護燕貨南下與吳貨北上的船隻,向東可以隨時繼續進攻倭國,可謂是一舉兩得之事。”

倭人奸詐無恥,這是大家都認可的。

如果一旦吳貨北上與燕貨南下的路線開通,倭人看到這麼巨大的利益,鐵定還會故技重施,以軍充賊,攔截燕貨和吳貨,繼續做那沒有本錢的買賣。

雖說海州軍的戰艦比倭軍厲害多了,海戰具備強有力的優勢,但畢竟從大吳國到海州,路途太遠,難以完全防備。

一旦海州軍的戰艦落入倭軍的手中一艘,恐怕用不了多久,倭國就能仿製出類似的戰艦來,制海權只怕還會起風波。

畢竟,在這樣的時代下,戰艦的升級換代速度不會太快。

就在眾人商議著的時候,有斥候來報,說是倭軍距離馬嶼海港已經不足三百海里了。

楊楓立即就是一聲令下,全軍備戰,盡殲倭軍的戰艦,儘可能地俘獲倭軍的運輸船。

運輸船,不單單能運輸糧草,自然也是可以運輸兵馬的。

十萬燕騎,連人帶戰馬,可是得需要不少的運輸船。

海州本來有一百多艘,再加上上次海戰俘獲了三百多艘運輸船,若是再有這一次的二百多艘運輸船,燕軍就能有七百多艘運輸船了。

一艘運輸船,能夠運輸二百兵馬,或者五百士兵,那麼一趟下來,燕軍就能將燕州鐵騎盡數運到倭國,另外還有十萬士兵。

畢竟,還有戰艦呢,運輸問題自然就能迎刃而解了。

隨著楊楓的一聲令下,戰爭的機器再次運轉起來,燕州與倭國正式開戰。

只不過,這一戰過於突然,除了燕州與倭國之外,還沒有第三個國家知道這事。

楊楓玩的就是迅雷不及,就是閃電戰,準備在各國反應過來之前,一舉攻入倭國本土。

這一戰,將會跟匈奴之戰,鐵勒之戰,以及海州之戰,全都不一樣,因為楊楓要滅族,勢必會激起倭國的拼死抵抗。

海戰,依然沒有任何懸念。

在雙方戰艦威力的絕對差異之下,在潘玉蓮和計三六更加嫻熟地指揮運用之下,倭軍的三十萬兵馬盡數被滅。

因為在返回倭國的海域上預備了戰艦,使得倭軍沒能有一艘戰艦,哪怕是小艇,跑回去通風報信。

倭軍的運輸船,全部被燕軍所得。

二百多艘運輸船,糧草和軍械等物也是不少,盡數都歸了燕軍。

海戰結束,尉遲海也率領十萬燕州鐵騎趕到了馬嶼海港。

楊楓下令,二十萬兵馬立即上船,兵發倭國。

七百多艘運輸船,全部出動。

除此之外,楊楓還出動了一百艘戰艦,用以摧毀倭國一部分海港的戰艦,打通燕軍登陸的通道。

這一戰,楊楓將肖元慶留在了海州,再有隨後趕來的肖永河,父子二人一起負責後方的穩定工作。

喜歡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后請大家收藏:()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