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接下來,當援軍的敗兵將十萬援軍全軍覆沒的訊息告訴山本一木的時候,山本一木徹底驚呆了。

當然了,這些個敗兵,是計三六故意放走的,目的就是徹底打擊海州倭軍計程車氣。

援軍沒了,糧草也沒了,海港的戰艦全部被燒沉,他們這些人已經沒有後路了。

眼前只有兩條路,第一是戰死,第二是投降。

最讓山本一木很是不解的是,對方既然將八個海港的倭軍戰艦全部擊沉,為何不趁機佔領海港,對倭軍兩面夾擊呢?

對方沒有這樣幹,不代表山本一木就可以忽略這件事情,他必須要在八個海港都要進行一些佈置,以防對方會再次突然襲擊。

倭軍一共十萬兵力,燕冀聯軍打了幾仗之後,差不多損失了一萬人,目前可戰計程車兵還有九萬。

為了防止海港偷襲,山本一木分走了差不多兩萬多兵力,使得倭軍能用來迎戰燕冀聯軍的兵力就只剩下七萬多人了。

而燕冀聯軍,足足八萬人。

楊楓接到訊息,大喜,擊掌道:“海州可定也。”

這個時候,楊錯也已經知道,楊楓的援軍竟然是差點要了楊柏性命的漢州水賊。

當然,楊楓也是有必要向楊錯解釋一下的。

“漢州水賊在雒陽布有細作,得知父皇派計三六南下助楊柏,便在半道動手,將計三六劫持到火蓮島。”

“計三六本就貪生怕死,再加上家眷也被火鳳凰潘玉蓮派人弄到了火蓮島,於是就只能投靠了潘玉蓮。”

“漢州之戰,漢州軍大敗,楊柏差點殞命,使得漢州水賊再無被招安的可能。”

“但是,漢州水賊又不遠南下投奔大吳國,畢竟大吳國並非長久的容身之地,早晚都會被大楚國吞併,他們依然會難逃一死。”

“所以,就在皇祖父駕崩之後,潘玉蓮派出使者來到燕州,說是準備投靠小侄。”

“小侄也有些為難,於是就給潘玉蓮出了一道難題,說她只要能為燕州立下大功,小侄就答允她的投誠。”

“小侄原以為,他們是水賊,小侄這裡怎麼可能會用到水賊建功立業呢。”

“誰想到,這一次高句麗國內亂,倭國插手,使得小侄能有機會吞下海州,還真是用上了漢州水賊,說起來也是天意啊。”

楊楓的這一番說辭,絕對是天衣無縫的。

漢州之戰後,那些水賊唯一能投奔的,只有楊楓了。

而海州之地,確實也是楊楓的機緣好,是計劃之外的收穫。

這事,縱然鬧到大楚國的朝堂之上,也不可能會有一個人敢說楊楓做得不對。

楊錯明白,楊楓故意向他解釋一下,就是想請他代為解釋一下,漢州水賊突然投靠燕州的原因。

畢竟,若是解釋口徑從燕州出來,效果自然不如從楊錯的口中講出來。

而且,楊楓也想看看,楊錯的態度,是不是像他這些日子跟他說的那樣,會義無反顧地支援他。

有些話,說著很容易,但做起來卻就不容易了。

尤其是牽涉到皇權之爭。

喜歡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后請大家收藏:()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