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章 餿主意(第1/2頁)
章節報錯
高樹汐弒父篡位的證據,終於被高樹泓調查到了。
隨著證據的公開,高樹汐幾乎是一夜之間就陷入了絕境。
中立派立即就支援高樹泓,麾下的兵馬紛紛倒戈,高樹汐終於嚐到當初高樹泓成為過街老鼠的感受了。
高句麗國,高樹汐是待不下去了,只能帶著一眾親信逃走,直奔大荒國。
其實,高樹汐也明白,像他這樣弒君奪位的人,到了大荒國也不見得就能安然無恙。
可燕州吞併了匈奴,滅了鐵勒,又跟維部聯盟,高樹汐實在沒地方可去。
至於大梁國,高樹汐當然早就聽說過西梁十二世的殘暴,自然是不敢去投奔的。
另外就是大吳國,但大吳國國主陳仲德守成都不足,早晚被大楚國所滅,自然也是不能去的。
因為撤退及時,再加上親衛軍拼死保護著,高樹汐等人一路不停,倒也真的甩掉了高樹泓派出的追兵,進入大荒國境內。
這個訊息,讓高樹泓很是不爽。
畢竟,只要高樹汐活著,對他始終是一個威脅。
而最讓高樹泓不爽的訊息,則是燕軍已經全面佔領了海州,並在海州大肆改革,清除了相當一部分世家門閥。
還好,楊楓沒有趕盡殺絕,給別的世家門閥留了一條生路,那就是允許他們離開海州。
當然了,楊楓是讓他們淨身出戶的,只帶了足夠路上吃喝的東西,別的財物全都留在了海州,說是對普通百姓的賠付。
這個訊息,讓高樹泓很是惱怒,當即就對楊楓破口大罵,渾然不再考慮他之所以能得到高句麗國的皇位,依靠楊楓良多。
立即,高樹泓就召叢集臣,商議對策。
其實就是商議,到底是向楊楓索要海州,還是直接放棄海州。
結果呢,大家仔細分析了這件事情之後,赫然發現,貌似沒什麼理由向楊楓開口啊。
海州,雖說是高樹汐割讓給倭國的,但國書上確實蓋著高句麗國的國印。
當時簽字的高樹汐,也確實是高句麗國的國王。
而燕軍得到海州,也不是從高句麗國得到的,是從倭國的手中搶走的。
再說,燕軍之所以會跟倭國發生戰爭,是因為高樹泓向楊楓求助,楊楓這才出兵的。
可若是任由燕軍佔據海州,不單單是疆土損失的問題,更好比是,高樹泓的喉嚨裡被卡了一根魚刺,難受之極。
海州,西、南和東三面臨海,絕對是天然的海港州,漁業超級發達。
有海州在,高句麗國就能往南發展,可以攻倭國,甚至於挑釁大楚國和大吳國。
可沒有了海州,高句麗國就只能向北收縮,小心翼翼防備著來自燕州的壓力。
而向楊楓索要海州的唯一理由,就是不承認高樹汐的政權。
雖然高樹泓可以這樣不認可高樹汐割讓海州,但楊楓就會認同高樹泓的這種認可嗎?
讓楊楓這樣的人把到嘴裡的肉吐出來,高樹泓怎麼想,怎麼都覺得不可能。
一個不慎,還有可能導致高樹泓和楊楓翻臉。
這個時候翻臉,絕對不明智。
第一,高句麗國剛剛經過內亂,又失去了海州,可謂是元氣大傷。
第二,燕州剛剛吞併了鐵勒,又得到了海州,實力大增。
第三,楊楓對高樹泓有救命之恩,復國之恩,此時翻臉,未免有忘恩負義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