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楊桐,楊錚的三子,也在楊楓麾下為將。

一旦楊楓與楊錚交惡,這三個人或許就會脫離楊楓,那麼燕州的實力就會有所下降。

最關鍵的是,楊楓的名聲,也會受到大影響。

只要楊欽再稍微推動一下,什麼忘恩負義,刻薄寡恩等等詞彙,都可以用在楊楓的身上。

如果楊楓同意。

楊楓攻下鐵勒之地,就是給楊錚做了嫁衣。

若是以前,楊錚沒有野心,這樣做對楊楓並沒有什麼影響。

但楊錚有了野心,那就不一樣了,等於是在楊楓的身邊安插了一個不安定的因素,隨時都可以對楊楓不利那種。

另外,鐵勒之地不在楊楓之手,對於楊楓接下來要吞併高句麗國的計劃也會有非常大的影響,甚至於幾乎不可能了。

因為一旦有機會,楊李會果斷從鐵勒出兵,自己吞併高句麗國,而不會留給楊楓。

當然了,海州戰事剛剛平定,戰報還沒有被送到雒陽,楊欽自然就還不知道海州已經落入到楊楓的手中了。

所以,柳煙雲這一計可謂是高明之極。

楊楓不管如何選擇,都會有所損失,而且是損失不小。

下了這道聖旨之後,楊欽的心情才開始不錯起來,繼續批閱別的奏摺。

在古代當皇帝,想當一個明君確實是很辛苦的,單單是批閱奏摺,就得花費相當的時間。

除此之外,還有廷議,還有大臣面稟一些重要的事情,還要經筵日講,還要自我學習,閱讀大量的書籍,等等。

所以,皇帝從早到晚,除了吃飯和上廁所,基本上是不會閒著的。

奏摺少的時候,晚上才有時間幹別的事情,例如找寵愛的妃子造恩愛啊。

而奏摺多的時候,晚上就得加班了。

像雍正皇帝,經常加班一整夜。

海州。

四萬倭軍出城投降,被燕軍分別關押,至此海州的戰事就徹底結束。

或許是不想看到楊楓坑殺倭軍降兵的事情吧,楊錯在第二天就提出辭行,準備率軍返回冀州,然後向皇帝楊欽交旨。

楊楓明白,楊錯看不慣他這種殺降的行為。

但楊楓也沒法解釋他對倭國的仇恨是來自穿越之前的那個世界,便將楊錯送走了。

送完楊錯之後,楊楓立即下令,分批坑殺倭國降兵。

足足四萬人,燕軍花了五天的時間,才算是將這四萬人全部坑殺。

至此,倭國派往高句麗國的兵馬,無一活口。

包括山本一木派出的一百多人,化裝成高句麗國百姓,也沒有一個能逃過長江水賊的截殺,然後帶到深海中,一起拋屍,喂鯊魚了。

海戰比陸戰的好處在於,不需要打掃戰場,也沒辦法打掃。

屍體在大海中,會被魚蝦吞噬掉,骨骸會沉入海底,鮮血會被海浪吞噬掉。

陸戰之後,屍體就須得焚燒或者埋掉,不然就有可能引發瘟疫。

古代的瘟疫,絕對是致命的。

喜歡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后請大家收藏:()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