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那些女兒、媳婦、兒媳婦等等被貴族糟蹋過的人家,燕軍全都對他們進行了賠償,他們的眼睛就更亮了。

燕軍所到之處,燕軍帶來的新生活,不就是他們一直期盼的生活嗎?

有人說,在後世的歷史上,北京城的老百姓主動幫八國聯軍認路,幫他們搬運東西,雖然不知真假,但也著實反映出當時清政府統治的腐朽,已經徹底不得民心了。

這就是傳說中的攻城為下,攻心為上,妥妥的陽謀,就是亂你的民心,亂你的軍心。

可是,能夠使出這種陽謀的人,放眼各國各地,恐怕只有楊楓一人。

這下子,賀胡真大汗就受不了了。

我特麼都不打算要佔領區的地盤了,你特麼竟然還要打我,有完沒完了。

難道你真以為,我鐵勒是病貓,任由你燕軍任意欺負不成?

賀胡真大汗惱怒之極,立即徵調兵馬,準備用舉國之兵遏制住燕軍的攻勢。

但燕軍的策略也發生了變化,這兩股兵馬並不與鐵勒的主力大軍正面相遇,而是採用閃電戰的優勢速度,繞過鐵勒的兵馬,進攻下一城。

因為就地可以補給糧草,燕軍就少了糧草的拖累。

另外,騎兵也下馬快馬,用戰馬馱運兵器和盔甲等重物,使得燕軍也少了輜重的拖累。

燕軍的速度快而鐵勒兵馬的速度慢,使得鐵勒兵馬只能在燕軍的屁股後面追,卻又根本追不上。

一旦鐵勒的步騎分離,燕軍就會毫不客氣地以騎對騎,再用步兵配合,將鐵勒的騎兵吃掉。

就這麼打了一個多月,鐵勒的騎兵越來越少,而燕軍的騎兵卻越來越多了。

有一個弊端。

那就是燕軍的兵力不足,每佔一城之後,只能殺光所有的貴族,將錢糧、田地等分給當地的百姓,再對那些被貴族欺負過的百姓一些補償,然後就只能棄城而走。

燕軍雖然走了,但也將鐵勒的民心給帶走了。

日後,再有機會,燕軍攻城受到的阻礙會非常小,甚至於還可能會有百姓配合。

畢竟,除了邊軍之外,每一城的軍隊,幾乎都是當地人。

鐵勒的大將,陣亡的也越來越多。

飛到賀胡真大汗案几上的敗報,越來越多,使得賀胡真大汗幾乎要崩潰,差點就打算要親自出徵,迎戰楊楓。

最終,賀胡真大汗再次下達汗令,將金諾和蕭奇峰的兵馬召回來。

賀胡真大汗也發現了,放眼整個鐵勒,能跟楊楓在戰場上掰掰手腕的,除了他這個大汗之外,或許就只有蕭奇峰了。

而這個時候的高句麗國,高樹泓也基本上到了快要崩潰的邊緣。

高樹汐、倭國和鐵勒的聯軍,讓高樹泓難以招架,地盤在不斷地縮小著,眼看就快要支撐不住了。

尤其是鐵勒軍。

雖然鐵勒只有五萬兵馬,但蕭奇峰善謀,每每用計,高樹泓的兵馬就得吃大虧。

所以,金諾和蕭奇峰撤兵,高樹泓著實是鬆了一大口氣。

喜歡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后請大家收藏:()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