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不讓楓兒出兵,卻讓王爺出兵,此局該如何化解?”

楊錯微微嘆了口氣,輕輕搖頭:“頗有些難度,孤王暫時沒有想出兩全其美之策。”

“若此戰,孤王勝了,則太子必然會對楓兒動手。”

“楓兒或入雒陽東宮,或割據自立,但無論哪一種方式,都是早晚必死之局。”

“若此戰,孤王敗了,恐怕東宮會第一個對孤王下手,以此為由,奪了孤王的冀州兵權。”

“這……”盧氏登時呆住了,不知該說什麼才好。

楊錯繼續說道:“而且,此番出兵,是要進入高句麗國中作戰。”

“即便是在高句麗國中勝了,待凱旋返回之時,勢必要經過鐵勒,試想那賀胡真大汗豈能讓孤王的兵馬全身而退。”

“甚至於,即便是在高句麗國中,那鐵勒以騎兵為主,來去如風,靈活多變,我冀州軍就一定是鐵勒軍的對手嗎?”

“所以,且不說敗了之後,孤王會失去冀州兵權,就說孤王想要取勝,亦是極難。”

盧氏又問道:“若是王爺不借道鐵勒,而是經由齊州、再入幽州,從幽州進入高句麗呢?”

大楚國十三州從京畿之地往東,便是冀州,冀州再往東,便是齊州,齊州往北是幽州,而出了幽州就是高句麗國了。

楊錯輕輕搖頭:“高句麗國的都城高麗城在高句麗國的西北方向,而幽州則是在高麗城的東南方向。”

“若孤王真是如此進軍,路上耗時必然甚多,畢竟我冀州軍以步兵為主。”

“只恐不等孤王的兵馬來到,高樹泓就堅持不住了。”

“一旦高樹泓兵敗,我冀州軍就會陷於高句麗軍與鐵勒軍的合攻之下,焉有勝算?”

“此戰,燕州騎兵最為合適,可惜太子殿下忌憚楓兒,就是不許燕州出兵。”

盧氏突然眼睛一亮:“王爺可以向楓兒借兵啊,借燕州騎兵一用。”

“如今,我范陽盧氏與楓兒結親,王爺與楓兒的叔侄關係也是和睦,想來楓兒應該不會拒絕吧。”

楊錯冷笑一聲:“若是孤王借了燕州騎兵,打贏了這一仗,對楓兒是有益還是有害?”

“若是成全了孤王,卻將自己逼入絕境,在皇室之中,哪怕是父子關係都不行,更何況叔侄呢。”

盧氏呆了呆:“如此說來,王爺豈非是陷入了無解之局?”

楊錯微微一嘆:“此局確實難解,太子殿下的吩咐,明日一早,孤王便立即動身,返回冀州,整頓兵馬,助戰高樹泓。”

“希望,冀王府的那些幕僚會有人能想出奇計吧。”

見盧氏一陣默然的樣子,楊錯微微一笑,輕輕拍了拍她的玉肩:“夫人不用過於擔心。”

“我們兄弟四人之中,論及武藝和勇猛,當屬三哥。”

“但是,論及奇謀百出,以計勝敵,自然以孤王為最。”

“所以,這一戰,孤王未必會敗。”

“再說,孤王勝了之後,可以南下幽州,走齊州返回冀州,就不用擔心鐵勒的圍堵了。”

喜歡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后請大家收藏:()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