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大楚國這邊,秦王楊銘緊緊盯著呢。

第二,維部與燕州結盟,其實是跟大楚國結盟,吐谷渾不敢輕易出兵。

高句麗國那邊,跟鐵勒的戰事早就消停了,彼此不相犯。

但是呢,就在半個月前,一夥倭寇襲擊了高句麗國沿海的幾個縣城,高句麗國立即組織兵馬反擊,雙方交戰幾場,各有勝負。

不過呢,倭國的兵馬戰鬥力顯然比高句麗強,這一波交鋒高句麗處在了下風。

高句麗國王高延江勃然大怒。

以前跟鐵勒打仗吧,鐵勒多騎兵,高句麗國軍隊的戰鬥力比不上,倒也就罷了。

現在跟倭國打仗,倭國是島國,可沒有什麼騎兵。

大家是步兵對步兵,高句麗國竟然也弱於倭國的戰鬥力。

豈有此理。

於是,高延江下旨,對全國的軍務情況進行大調查。

如果真要是徹底調查清楚,高句麗國的軍政貪墨可就裹不住了,不知道會有多少官員要掉腦袋,最後更是會直指高句麗國的二王子高樹汐。

高樹泓是老三,高樹汐是老二,上面肯定還有一個老大。

確實,老大叫高樹淞,更是高句麗國的太子。

只不過呢,這位高樹淞太子吃得太胖了,比司徒影還要胖,足足三百一十多斤。

虧得高樹淞的身高差不多一米八左右,不然,這位高句麗國的太子估計活不到這個時候。

太子不能理事,皇太孫又才九歲,高延江又不是什麼勤勉的君主,便讓高樹汐和高樹泓分管掌管高句麗國的軍權和政權。

只不過,高延江並不知道,他的這一道聖旨,直接導致了高句麗國的一場大動盪。

往南。

大楚國的形式就那樣,皇帝楊顯沉浸在追求美色和長生不老的生活中。

看似,皇帝楊顯龍精虎壯,寶刀不老,其實他的元氣正在快速被消耗著,生命也在飛快地流逝著。

燕貨,在大楚國,在大荒國,在鐵勒,在高句麗國,以及在南面的大吳國,包括大梁國,銷售都非常好。

只有在燕州,楊楓是打造了一個銷售網路,也就是層層代理。

一是能拉動商業的發展,讓更多的人有錢賺。

二是能夠有效監督,各層的代理,必須按照燕州的商業法規定,不能多提。

不然,最一線的老百姓買到燕貨的價格會很高。

這麼一來,老百姓的購買力不受影響,各層代理也都能賺到錢。

在其餘的幾個國家,楊楓只是將燕貨賣給當地的總代理,如大荒國的丞相耶律奇,高句麗國的三王子高樹泓,等等。

至於他們怎麼賣,賣多貴,楊楓並不干預。

而在大楚國的其餘各州,則是採用給親王或者刺史提成的辦法。

例如在幷州吧,燕貨賣得越多,獨孤旬的提成也就越高,這就使得獨孤旬對燕貨的保護自然會是十分上心。

燕州,正在高速發展著。

直到,一件事情的發生,打破了整個平衡點。

喜歡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后請大家收藏:()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