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敕封皇太孫(第2/2頁)
章節報錯
太子楊欽若是阻止司徒家報恩,對他的名聲自然就會有很大的影響,甚至於會動搖楊氏在大楚國的皇權地位。
寫了這封書信之後,司徒南立即派出府中的信使,飛馬前往燕州,將書信交到司徒倩的手中。
這麼一來,司徒南的勁頭就更大了啊。
兩個嫡孫女,都已經恢復了正常人,
這一場奪嫡之爭,不管是東宮勝出,還是燕州勝出,司徒家都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啊。
幾乎是當天,高雛鳳送達的訊息就到了皇宮。
雖說楊顯一心沉浸於尋仙問道,但他對燕州的情況還是十分關心的,因為燕州的穩定與否會影響到平吳大計。
司徒倩的眼疾痊癒了?
楊顯對此並沒有多大的意外,因為楊楓能將楊柏從鬼門關外拉回來,能治好司徒影的肥症,自然也是有可能治好司徒倩的眼疾。
只不過,帝王的心思,跟普通人是不一樣的。
楊顯剛剛下旨,讓太子楊欽監國,楊楓這邊就治癒了司徒倩的眼疾。
巧合?
還是楊楓故意?
楊顯直接就選擇了後者,認為楊楓是故意的,是對他這道聖旨的不滿。
雖說楊顯尋仙問道,但他對楊楓這個孫子還是很偏愛的。
因為要長生不老嘛,什麼太子啊,什麼皇太孫啊,都已經不重要了。
可是,燕州的地理位置還是一樣重要,燕州的穩定也是一樣重要,不然就會影響楊顯的平吳大計。
一番思考之後,楊顯下了一道聖旨,冊封楊楓為皇太孫,鎮守燕州。
按說,不管是太子,還是皇太孫,都是需要在雒陽公幹的。
但是,燕州實在太重要了,楊顯不敢冒險,將楊楓從燕州弄回來,再換一個人鎮守燕州。
畢竟,楊楓在燕州的威望太盛,換人就是對燕州的釜底抽薪。
一旦大荒國和鐵勒趁機聯手出兵,維部又持觀望態度,燕州就危險了。
一切不利於平吳大計的事情,楊顯都會規避,不敢去冒險。
因為楊顯的心裡還有那麼一絲的擔心,就是長生不老丹是否能夠被真正煉製出來。
再者說,就算楊顯真的能長生不老,他也不會冒險,讓燕州出事,造成大量的傷亡,因為那不是明君所為。
所以,楊楓這個皇太孫就比較特殊了。
準確說,楊楓是皇太孫級別的親王,行使的還是燕王的權力,但卻也有參與朝政的權力。
這道聖旨,讓任德江暗暗鬆了一口氣,這是帝王之道的平衡術啊。
而且,楊顯此舉,也是向所有人證明,他的長生不老之心。
聖旨下達,正在送往燕州的路上,就已經傳遍了整個雒陽。
幾家歡喜幾家愁。
雒陽楊錚、左僕射高炯、戶部尚書司徒南、禮部尚書蕭廣元,左衛大將軍石萬鈞,自然都是感到高興。
而東宮,而博陵崔氏,包括楊松在內,自然都是很不高興的。
太子楊欽又摔了一個硯臺。
因為東宮書房的硯臺頻頻更換,使得東宮的一些下人也是私下議論不已,這個訊息早就傳出了東宮。
喜歡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后請大家收藏:()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