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楊楓勸獨孤皇后接受那四個匈奴美人,便是從這方面入手的。

畢竟,堵不如疏嘛。

一旦大楚國發動平吳之戰,楊顯要御駕親征,獨孤皇后是絕對攔不住的。

到那時,楊顯身在南方,而江南美人又極為有名,恐怕楊顯會夜夜笙歌。

就算獨孤皇后派人監視楊顯,又能如何,難道那個監視的人還真敢打著獨孤皇后的旗號過問楊顯的夜生活?

所以,每年給楊顯的後宮增加幾個妃子,才是長久之道。

獨孤皇后雖然善妒,但卻也是開明的人,更是聰慧的人,一眼就看出楊楓的勸諫有道理,所以就接受了那四個匈奴美人。

只是,身為皇帝,後宮的美人依然少得可憐。

雖說獨孤皇后也決定了,每年都給楊顯選幾個美人,充實後宮,但現在一年還沒過去,楊顯的野望依然還強,而東宮就已經開始行動了。

若非是楊楓來信,恐怕獨孤皇后對此還真是束手無策呢。

獨孤皇后微微一笑:“陛下誤會了,臣妾並非是要規勸陛下此事。”

“陛下服下仙丹已有半月多,依然身強體健,並未有任何不妥,可見這仙丹還是很有效果的,臣妾又豈能再反對呢。”

楊顯聽了,不由大喜:“皇后能這樣想,朕心甚慰啊。”

“這仙丹之效,確實奇妙之極,朕著實已經感受到了。”

“如今,那仙丹還有一顆,朕這就讓任德江取來,皇后你也服下,定然會跟朕一樣,渾身上下似乎一直都有使不完的勁。”

獨孤皇后也不再拒絕,向楊顯謝了恩,她準備派人將那顆“仙丹”給楊楓送過去,讓楊楓瞧瞧,是否另有玄機。

太醫令署的醫術,獨孤皇后已經有所信不過了,她相信楊楓的醫術。

楊顯又問道:“皇后,你剛才說有事要與朕商議,不知是何事情?”

獨孤皇后笑著說道:“自然是好事一樁。”

“如今,陛下服下仙丹,猶如年輕二十歲,體力充沛,臣妾就尋思著,再為陛下選秀幾人,以充實後宮。”

“畢竟,縱觀周邊各國,以陛下的後宮人數為最少,此乃臣妾之過也。”

“臣妾之前是擔心陛下的年齡與身體,但現在陛下服下仙丹,臣妾自然無須再有這方面的擔憂了,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意下如何?

妥妥地必須同意啊。

楊顯心中大喜,卻又不敢表露於行,微微一嘆:“其實,朕只有皇后一人,此生便已足矣。”

“只是,朕雖然是皇后你的丈夫,但也是大楚國的國君。”

“所以,這後宮之數不足,著實是有損我大楚國的顏面。”

“旁人不說,就說楓兒吧。”

“如今的燕王府,楓兒的女人足足有數十人了吧。”

“一個正妃,一個側妃,一個妾妃,四個滕妾,四個侍婢。”

“還有高句麗國送的六個美人,已經被楓兒寵幸三個了。”

“大梁國送的四個美人,也被楓兒寵幸了三個。”

“噢,楓兒新近又收了一個倭國的美人高手,名叫聖戰洋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