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燕州談判,勢在必行。

但是,派何人為使者,耶律太后須得小心甄選一下。

大荒國的政治機構,跟大楚國頗為相像,也是有六部機構的。

只不過,各部的最高領導,不叫尚書,而叫相。

例如,禮部的老大,叫做禮部相。

大荒國的禮部相,正是蕭奇峰的二祖父蕭嶽山。

耶律太后認真思考一番,決定派出蕭嶽山為使者,率團出使燕州。

接著,耶律太后就命人將蕭嶽山喊進宮來,一番交代。

畢竟,蕭嶽山雖然是使者,但談判的條件還得是耶律太后親自來定。

耶律太后給蕭嶽山定了三個條件。

第一,最佳條件。

賠償燕州十萬兩白銀,以及十萬石糧草,換取七萬三千俘虜。

第二,居中條件。

賠償燕州五十萬兩白銀,以及五十萬石糧草,換取七萬三千俘虜。

第三,最低線條件。

賠償燕州一百萬兩白銀,以及一百萬石糧草,換取七萬三千俘虜。

其實,說是最底線條件,卻並不是那樣。

耶律太后心裡明白,以楊楓的英明,料定大荒國不會再次出兵,一定會趁機狠狠敲詐大荒國一筆的。

至於,楊楓的敲詐會是如何過分,耶律太后也不敢輕易臆測。

如果蕭嶽山真是無法做主,自然會派人快馬返回大荒城,向耶律太后彙報,再由耶律太后做主。

蕭嶽山領旨之後,立即就回府收拾一番,然後帶人南下燕州,找楊楓談判去了。

只是,讓耶律太后萬萬想不到的是,楊楓竟然在維部還佈下了一支奇兵。

這支奇兵,是一支奇兵,一共兩萬人。

楊楓的理由是,為防止大荒國南下報仇,特意留下這支兵馬,幫助維部防守北部邊境。

而且,霍木侖首領接受了楊楓的建議,在維部與大荒國的邊境之地建城,作為維部防守大荒國的北部防線。

這一支奇兵的主將,是肖元慶,副將是呼延廣和嶽雷。

這兩萬騎兵中,有一支燕軍騎兵的精銳,就是燕州虎騎,只有五百人。

前文介紹過。

燕州騎兵,分為五個等級,從高到低,分別是燕州龍騎、燕州虎騎、燕州豹騎、燕州狼騎和燕州輕騎。

燕州騎兵經歷過數次大戰之後,龍騎的數量只有不足兩千人,但個個都是千人斬。

燕州虎騎,大概是三千多人,個個都是百人將。

燕州豹騎,大概是七千多人,個個也都是驍勇善戰。

燕州狼騎,就多了去,因為斬殺五名敵軍,就能晉升為狼騎,大概是兩萬人左右。

其餘則為燕州輕騎。

燕州輕騎,又分為五種。

第一種,已經殺敵四人,差一人就可以晉級為燕州狼騎。

第二種,已經殺敵三人,差兩人就可以晉級為燕州狼騎。

第三種,已經殺敵兩人,差三人便可以晉級為燕州狼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