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一句話,老尷尬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春節將至。
實在不適合打仗,鐵勒和高句麗的戰事暫時告一段落,雙方都罷兵了。
誰也沒佔什麼便宜,誰也不是比對方損失多多少,基本上是打了一個平手。
戰爭,就怕這樣的。
一個打不贏,一個打不輸,徒耗國力。
所以啊,鐵勒的首領和高句麗王都有想法,開春之後,不再打了,沒意思。
只不過,大家都要顧及面子嘛,誰也不肯主動提出停戰的要求。
也就是說,只要鐵勒首領不提,高句麗王也不提,開春還會繼續打。
就在這種情況下,蕭奇峰來到了鐵勒首領的王宮,見到這位賀胡真大汗,一代梟雄。
以前的鐵勒,遠比現在弱多了。
向西,打不過大荒國。
向東,打不過高句麗國。
向南呢,在匈奴鐵騎跟前也佔不到什麼便宜。
一句話,老尷尬了。
但自從賀胡真大汗即位以來,僅僅三年的時間,鐵勒的軍事實力就上了一個新臺階。
從這一次與高句麗國的一戰,就能看出來。
以前逢戰必敗的鐵勒,竟然能跟高句麗國打成平手了。
所以,賀胡真大汗的野心就蹭蹭蹭地直往外冒啊。
三年的時間,鐵勒能與高句麗國打成平手。
那麼,如果再來幾年的話,鐵勒鐵定就能擊敗高句麗國了。
甚至於,只要時間充足,日後鐵勒就算是對上大荒國,也未必會再敗了。
得知匈奴使者求見,賀胡真大汗基本上就能猜到對方的來意了。
雖說,鐵勒之前跟高句麗國打得難分難解,但作為一名極有野心的梟雄,賀胡真對周邊各國的情況從未斷過偵查。
匈奴也跟燕州在開戰,只不過不是難分難解,而是一直在吃敗仗。
賀胡真大汗當然想分一杯羹啊,但因為被高句麗國纏著,實在沒辦法分身。
現在,鐵勒跟高句麗國的戰事停了,賀胡真大汗那顆不安分的心再次活躍起來。
當然了,如果能跟高句麗國真正停戰,賀胡真大汗才能真正能騰出手來,在燕匈之戰中撈一筆好處。
王宮的賀胡真殿。
賀胡真大汗端坐正堂,左右是賀胡真的三個兒子,以及幾個心腹大將。
鐵勒跟匈奴的模式差不多,是部族式。
平時的時候,各部族都是分開居住的。
一旦戰事起,賀胡真大汗傳下王令,各部族的首領都必須派出族中最精銳的勇士參戰,為賀胡真大汗而戰,為鐵勒而戰。
這種模式,其實是很不成熟的,但對於遊牧民族而言,也只能演化到這種程度了。
但鐵勒不是匈奴,賀胡真大汗的英明也遠在呼連單于和濟邪單于之上。
鐵勒正在向城池化國家演化,各地的城池也正在有條不紊地建設著,土地也在開墾著。
可以這樣說,如果能給賀胡真大汗十年的時間,鐵勒就會徹底崛起,成為一個不次於高句麗國,不次於大荒國的存在。
“匈奴使者蕭奇峰,參見賀胡真大汗。”蕭奇峰微微打量了一下賀胡真大汗,向他行了一禮。
賀胡真大汗身高足有九尺,膀大腰圓,一臉的橫肉,還是個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