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還沒等燕郡王府開門,門外就又排了長長的隊伍,都是來買書的。

昨天下午,賣出去大概五百多本。

然後,這些書就在雒陽城中徹底發酵了。

這種後世的網文寫法啊,是二十一世紀才開始,又慢慢成熟的,在這個時代自然是超前超前又超前的。

所有買了書的人,全都沉迷其中了。

二兩銀子?

太便宜了吧。

就這樣的神書,就算是賣五兩銀子都不貴啊。

當然了,買得起《方洪谷大捷》的,都不是普通百姓,二兩或者五兩對他們的影響都不大。

於是,楊楓的書一夜之間就火遍了整個雒陽城。

這就造成了,今天早上天還沒亮,就有一些下人啊,或者婢女啊,替主人過來排隊了。

也有得瑟的人,就是昨天下午排隊沒買到,但卻得了預約號的,他們不用排隊。

“咯吱”一聲,燕郡王府的大門被人從裡面緩緩開啟,排隊的人全都眼睛亮了。

最早來的,也就是第一位的這個主兒,已經站了一個多時辰。

門開之後,幾個燕州甲衛開始忙活。

先將案几搬出來,擺在門口,然後是坐墊。

接著,就是《方洪谷大捷》,被擺在了案幾的左側一些。

最後,就是文房四寶,卻是少了一樣,沒有紙。

最關鍵的,楊楓還沒有到位,他正在跟司徒倩和蕭月琴一起吃早飯。

今天,司徒倩和蕭月琴都要回孃家看看。

反正楊楓簽名售書,她們兩個待在府上幫不上什麼忙,倒不如趁機去孃家走親戚。

吃過飯,司徒倩和蕭月琴帶人從側門離開,楊楓則是去正門,繼續簽名售書。

一上午的時間過去了,楊楓再次賣掉五百多本。

中午過後,雒陽城的人多了起來,因為訊息已經傳到四周的幾個縣,就有人快馬來到雒陽城買書了。

日落之時,楊楓下令,排隊截止。

大概又一刻多鐘,剩下這些排隊人歡天喜地地抱著書離開了,楊楓的簽名售書活動正式結束,也獲得圓滿成功。

一天半的時間,共計簽名售書了一千七百多本,合計銀兩三千五百多兩。

而這些書的成本,甚至於連一百兩都不到。

印刷模子是固定的,一張和一萬張都是一個模子,損耗也不大。

工人是按月發錢,印一張和印一萬張,開出的工資也是一樣的。

跟數量成正比的成本,就是墨、紙、裝訂、修剪等等工作。

晚上,楊楓在府中備下酒宴,慶祝簽名售書獲得圓滿成功,同時也是慶賀小年。

在大楚國的規矩,臘月二十三,就是小年。

雒陽是大楚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楊楓相信,《方洪谷大捷》這部書的訊息一定會快速從雒陽城散播出去,很快就會散播到大楚國的各個州郡。

甚至於,還會散播到大吳國、大荒國、鐵勒、維部、高句麗、倭國等等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