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十二月初二,距離春節只有不足一個月的時間。

距離維部的元夕節,也就是大楚國的元宵節,也就是一個半月時間。

想想一個半月之後,這首詞就能到傳說中的北境第一美人手中,楊楓就有點小小的興奮。

寫了這首詞之後,楊楓就跟司徒倩和蕭月琴交代一聲,帶了雲媚兒和燕州十六衛,往北去了。

燕州的冬天,因為天氣頗冷,基本上還是幹不了什麼大事的。

尤其是出兵,基本上是北境各國的大忌。

除非是迫不得已,誰也不想在大冬天出兵。

第一,輜重的累贅更甚。

什麼棉衣棉被啊,什麼取火之物啊,都會增加很多。

第二,牛馬的數量增加。

因為牛馬在冬天是最羸弱的,力氣不足,須得加量。

第三,兵馬速度會變慢。

戰馬羸弱,士兵穿得厚,行動自然不便。

第四,取水不易。

北境的冬天特別冷,河水鐵定結冰,而且會很厚。

第五,行軍路線容易暴露。

北境的冬天,地面基本上會一直被白雪覆蓋。

只要有大軍經過,很容易就能被對方的斥候發現,難以達到奇襲的目的,更容易被對方反偷襲。

第六,一旦戰事膠著,後繼的糧草補給負擔也會加重。

古代,因為人口少的緣故,用軍隊押送糧草,絕對太奢侈。

所以啊,基本上都是農夫押運糧草,再有一支軍隊沿途護衛就是了。

押運糧草的農夫,路上得吃飯吧,返程也得需要攜帶一部分糧草吧。

也就是說,押送十成糧草,真正能送到軍中的,不過是兩三成而已。

如果大雪蓋路,押運糧草的速度也會變慢,農夫和牛馬在路上消耗的糧草也就更多,送到軍中的糧草自然就會減少。

第七,是專對騎兵的。

冬天,草木枯萎,戰馬便不能就地吃草,只能是隨軍攜帶,自然就影響了騎兵的機動靈活性。

一旦吃了敗仗,戰馬得不到補給,後果會更嚴重。

楊楓北上,不是出兵,而是視察燕東城的修建情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