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風殿。

“哈哈哈……”饒是楊顯定力十足,此刻得到燕州的捷報,也是忍不住失態地大笑起來,絕對是肆無忌憚的狂笑,幾乎笑出了眼淚。

而且,楊顯還從龍椅上站起來,走到龍案之前,一邊再看這份捷報,一邊不住地走來走去,嘴角一直上揚著。

趙永水站在一旁,他已經很久沒見過楊顯這樣高興了。

前幾次,雖然燕州也有不少捷報傳來,卻都不如這一次。

趙永水記得,上一次楊顯這般高興,似乎是登基稱帝的前夜。

服侍楊顯多年,趙永水更明白,楊顯今日之所以會這樣高興,是因為匈奴之患徹底解決,大楚國終於可以對大吳國用兵,平定江南了。

“楓兒果然不負朕的期望啊,不但獲得此戰之勝,更是削弱了匈奴十二萬精銳的兵力,更是將東匈奴的二十萬楚人奴隸盡皆救回了。”

“此消彼長之下,縱然是東西匈奴合二為一,也對燕州無法構成威脅。”

“朕一定要好好獎賞楓兒,朕一定要好好獎賞他。”

“嗯。”楊顯突然停下腳步,轉身對趙永水吩咐道,“馬上下旨,命太子和左右僕射進宮,朕要議事。”

趙永水立即就領了旨,急忙派人去通知這三個人了。

楊顯只喊這三個人來議事,絕對是極其機密之事。

這個時候,東宮也得到這個訊息了。

楊欽目瞪口呆,手中的硃筆差點掉在奏摺之上,驚得他一個哆嗦。

這……

楊欽無法淡定了,站起身來,在書房裡走來走去。

從楊楓離開雒陽,到今天,還不到一個月呢,匈奴戰事已定?

十二萬匈奴精銳啊,這可不是小數目,其戰鬥力足以能頂得上至少三十萬楚軍,就那麼輕易地喪命在了楊楓之手。

楊欽終於重重感受到,求旨冊封楊楓為燕郡王,絕對是一個非常愚蠢的重大失策,無疑是放虎出籠,趕虎上山。

如今,楊楓的勢力已成,讓楊欽有一種無力掌控的挫敗感。

王元齡,希望你不要讓本宮失望啊,楊欽微微一嘆,只能將希望寄託在王元齡的身上。

蕭氏也得知訊息,急忙忙地來了書房。

“太子,臣妾聽說,那…那逆子又打了勝仗?”

楊欽臉色立即陰沉下來,點了點頭:“肯定是真的,那逆子就算再有聖眷,再膽大包天,也不敢主動在雒陽城散播假軍報。”

“這……”蕭氏也能想到這一環節,只是她實在不願相信楊楓有這麼通天的本事。

楊欽微微一嘆:“放虎出籠,悔之晚矣。”

蕭氏登時俏臉一紅,因為將楊楓冊封到燕州送死,是她的主意,誰想到弄巧成拙了。

“是臣妾失策了,請太子降罪。”

楊欽望著蕭氏,微微一嘆:“愛妃何出此言,畢竟你定下此計,也是為了柏兒,為了大楚的江山啊。”

“怪就怪,那個逆子太善於藏拙了,竟然騙過了你我,騙過了所有人。”

“就算是父皇和母后,只怕也認為那逆子是不堪大用,不然父皇絕不會答應此事。”

蕭氏問道:“太子,那逆子已成氣候,你我該當如何應對?”

楊欽眯了眯眼睛,淡淡說道:“幸好柏兒也算爭氣,到了漢州之後,便馬不停蹄地明察暗訪,瞭解漢州的情況。”

“柏兒既有此心,本宮再點撥於他,其必能快速執掌漢州的軍政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