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引魂臺(第2/2頁)
章節報錯
王元齡向楊楓拱手道:“卑職昨晚才趕回薊城,看天色太晚,便沒敢打攪殿下休息,還請殿下恕罪。”
楊楓呵呵笑道:“本王回到薊城,便已經聽說,王大人來燕州走馬上任之後,沒有休息一天,便四處明察暗訪百姓疾苦情況,頗為感動。”
“我燕州有本王與王大人同時為民請願,心念百姓疾苦,何愁燕州不盛,何愁燕州不興啊。”
王元齡說道:“卑職慚愧,卑職正是知道殿下的治燕之道,這才循著殿下之足跡,殿下才是真正的燕州之福啊。”
對於王元齡,楊楓現在還拿不準,畢竟接觸太少,王元齡來燕州的時間太短。
究竟,王元齡是真的不顧王九多之仇,真心要建設燕州?
還是說,王元齡是故意做作,等待時機發難?
楊楓不確定,自然只能按兵不動,且看看王元齡日後的表現再說。
畢竟,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這句話絕對是真理。
王元齡又說道:“啟稟殿下,時辰差不多了,還請殿下登臺,主持入葬引魂儀式。”
楊楓點了點頭:“好。”
登臺?
這是楊楓的主意,在燕州英雄紀念地中又建了一座高臺,叫做引魂臺。
意思是,透過這座引魂臺,將燕州英雄們的魂魄都引到燕州英雄紀念地中。
不至於讓他們猶如孤魂野鬼一般,四處飄蕩,無處可依。
引魂臺,高六丈六。
檯面是正方形,邊長三丈三。
四角,有四根招魂旗,旗面是白色,分別繡了青龍、白虎、玄武和朱雀的圖案,卻都是黑色的。
引魂臺的中央,擺著一張案几,有五尺高度。
案几之上,擺放著三個碩大的三足香爐,每個香爐中都插了三根足足兩尺有餘的長香,正向外散發著嫋嫋的輕煙。
案几的左上角和右上角,還插著一黑一白兩根哭喪棒,代表著黑白無常的接引。
案几跟前,站人的地方,右側還立著一面足足丈八長的大幡,純黑色,上面繡著三個醒目的白色大字:引魂幡。
這三個字,是楊楓親筆所書,找了薊城中七八個女紅高手模仿繡成。
看到這三個字的刺繡,楊楓也忍不住一陣讚歎,簡直跟他的字一模一樣,不但形像,神也酷似。
王元齡等人分開左右,將大門口騰出,楊楓邁步走了進去,一眾文武急忙快步跟上。
等楊楓帶著燕州的文武走進燕州英雄紀念地之後,路兩旁的燕州甲衛立即就轉向,一路小跑過去,將引魂臺團團圍了起來,全都面朝外。
接著,在另外一隊燕州甲衛的保護下,燕王府的人也跟著進了燕州英雄紀念地中。
最後,就是前來觀看儀式的薊城百姓了。
不過呢,燕州英雄紀念地雖然佔地面積不小,但也容不下幾乎所有的薊城百姓啊。
好在楊楓早有準備,派人傳出訊息,說是陣亡將士的魂魄之氣浩大,非青壯之身而無法抵禦。
所以,只有十六歲到三十歲之間的健康男子才能進入燕州英雄紀念地,其餘人全都在門外觀看儀式。
神鬼學說的時代,這種騙人的話當然讓人深信不疑。
喜歡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后請大家收藏:()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