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巨龍淡淡說道:“楚皇楊顯之所以遲遲沒有南下,便是因為匈奴不停襲擾燕州,猶如一把利劍懸於大楚國之頂也。”

“而大楚國若要伐吳成功,非百萬兵力不可。”

“如此一來,則北方勢必空虛,而匈奴得知訊息,一旦大舉南侵,則大楚國勢必難擋。”

“我大吳國再趁機反攻,則楚軍必敗,則大楚國亡日不遠也。”

“故而,匈奴未定,楚皇楊顯便有伐吳之心,亦不敢輕舉妄動也。”

“如今,匈奴之患將除,若說那楚皇楊顯無伐吳之心,打死老臣也不會相信。”

陳仲德心中暗想,打不死你,你就相信了吧。

但是,陳仲德的口才不咋地,確實說不過劉巨龍,便給尚書左僕射馮不破使了一個眼色。

大吳國的兩位僕射,一個忠,一個佞,涇渭分明。

馮不破絕對就是一個小人得志了,最善於拍陳仲德的馬屁。

可以這樣說,大吳國後宮的那些絕色,幾乎近九成都是馮不破為陳仲德物色的。

左僕射掌管吏戶禮三部,右僕射掌管兵刑工三部。

而掌管錢財的戶部就歸馮不破,是以陳仲德才能夠得以大興土木,在大吳國建造了幾處行宮。

不然,若是劉巨龍掌管戶部,陳仲德修個毛線的行宮。

但也就是劉巨龍執掌兵部,大楚國的各種訊息才能及時傳到金陵城來。

看到陳仲德給自己使眼色,馮不破會意。

眼珠轉了幾下,馮不破便笑著說道:“劉大人未免有些危言聳聽了吧。”

“其一,論國力,我大吳國絲毫不遜於大楚國。”

“更別說,十年之內我大吳國未曾有過戰事,而大楚國先反前周,再滅齊,又承受匈奴之苦,國力遠不如我大吳國也。”

“其二,論軍隊,我大吳國也皆是能征善戰之人,更有名將蕭南雄、冷王北和趙傳震三位將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我大吳國的水軍,乃是天下水軍精銳,昔日敗過周軍,敗過齊軍。”

“楚軍即便是現在徵募水軍,即便訓練十載,亦不可能勝得過我軍。”

“其三,再說南北貿易,我南方的絲綢、瓷器、茶葉、米酒等物,大量販往北方,完全占主導地位。”

“北方的白銀,源源不絕流入我大吳國,使得我大吳國的國力越來越雄厚。”

“故而,即便大楚國不再有匈奴之患,也絕無可能揮軍南下的。”

“更不要說,我大吳國的東面和南面皆是大海,只有西面與吐谷渾接界,往北與大楚國隔江相望。”

“而大楚國往北,除了匈奴之外,還有大荒國,西北有西梁國、維人,東北有高句麗國等等。”

“即便,楚皇楊顯有南下之意,只消陛下派出使者,遊說這些國家,趁虛進攻大楚國,則楚皇楊顯的伐吳大計必將不能成。”

“因此,劉大人莫要因為匈奴與燕州之變而危言聳聽,使得我朝綱不穩,為楚人所趁啊。”

劉巨龍臉色一變,正要反駁,陳仲德已經搶先一步說道:“馮大人言之有理,劉大人無須杞人憂天。”

“其餘愛卿,若是無事啟奏,那便退朝了。”

高長生極有眼色,立即尖叫一聲:“陛下有旨,退朝。”

劉巨龍呆了呆,終是喟然一嘆,沒再說什麼。

喜歡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后請大家收藏:()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