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

楚風殿。

雒陽城的事,幾乎沒有能瞞過楊顯的,更何況是兩個郡王的爭鬥呢。

楊顯微微一笑:“有點意思,上門要賬,楓兒這是報仇去了啊。”

“只不過,二十一對一百三,楓兒未免有些託大了。”

趙永水聽了,心中暗想,這燕郡王的心眼可夠小的。

當初他被封為燕郡王,漢郡王帶人去他府中要賬,這事他一直沒忘呢。

只不過,當時是漢郡王吃了癟,燕郡王得了好處,難道還不知道見好即收嗎?

當然,這種話,趙永水是不敢說出來的。

身為太監,尤其是他這種有權柄的大太監,是絕對不能參與到皇子皇孫們的爭鬥中,也不能發表任何意見。

楊顯想了想,對趙永水吩咐道:“趙永水,你親自跑一趟,看看爭鬥的情況。”

“若是死傷過重,就立即以朕的旨意為由,宣他們進宮,阻止此事,以防他們的仇怨過大。”

“這倆孩子鬧鬧可以,能夠激發他們心中的血性,但不可鬧得太大,以免傷了兄弟感情。”

趙永水立即躬身道:“奴婢遵旨,奴婢這就去了。”

說罷,趙永水就急急忙忙前往漢郡王府了。

楊顯望著趙永水的背影,眯了眯眼睛,嘴角泛起一絲淡笑。

身為皇帝,尤其是篡位的皇帝,楊顯對任何人都不可能絕對信任,包括心腹太監趙永水。

暗中調查之下,楊顯還真是發現了趙永水跟楊欽微有私下交易的勾當。

不過呢,楊顯沒有揭穿此事,而是一直派人關注著。

水至清則無魚,這個道理楊顯比任何人都懂。

就算他辦了趙永水,或許能震懾楊欽一下,但接下來還會有張永水、李永水等等。

利益跟前,這樣的通風報信之人,是除之不盡的。

只要這些人不觸及到楊顯的底線,楊顯還是可以寬容他們的。

可若是像廢太子楊錚一樣,涉及到謀反,楊顯就會毫不客氣地出手。

廢太子楊錚是嫡長子,楊錚的長子楊李,是楊顯的嫡長孫。

而且,不管是楊錚,還是楊李,都有賢名,都是文武雙全。

所以啊,楊錚的太子之位絕對是牢不可動的。

偏偏他就捲入了一場謀反的風波,觸及到了楊顯的逆鱗,又無法自證清白,這才被罷免了太子之位。

此事,楊顯也一直懷疑是楊欽所為,但苦於沒有查到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