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楊楓失民心(第1/2頁)
章節報錯
沒有了匈奴的騷擾,燕州進入了穩定時期。
百姓們紛紛回到自己的家鄉,開始了耕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為了寬慰燕州百姓之心,楊楓在燕州北境修建了幾十個烽火臺。
更是將燕州騎兵的訓練之地,也北遷到了燕州北境,由尉遲海率領。
也就是說,一旦匈奴來襲,烽火臺能夠第一時間預警。
然後,南面的第二排烽火臺也被點燃,薊縣就能看得到了。
與此同時,五萬燕州騎兵也能夠第一時間奔赴戰場迎戰。
有了這兩個舉措,燕州北境的百姓也能安心了。
燕州的內政,楊楓交給了劉寬和司徒戟。
這倆人絕對忙壞了。
司徒戟兼管戶曹和吏曹。
這兩曹絕對不得了,一個是主管燕州的錢糧、稅收等等,一個是主管燕州各級官員的任用和考評。
司徒戟明白楊楓的意思,但凡是不合格的官吏,全部收拾了,寧缺毋濫。
而劉寬呢,兼管禮曹、工曹和刑曹。
禮曹沒多少事。
工曹呢,燕州英雄紀念地是一個大活,烽火臺是一個大活,其餘就是打造兵器、盔甲等等的常規活了。
但刑曹這一塊,絕對讓劉寬快忙死了。
燕州亂了幾百年,官吏欺壓百姓的,豪強欺壓百姓的,多了去了。
可以這樣說,燕州所有牢房裡關著的犯人,不說全部吧,基本上九成都是冤枉的。
而每一樁冤案的背後,要麼是某些官吏,要麼是某些豪強,關係頗為複雜。
劉寬已經瞭解楊楓的性格了,不敢有絲毫的怠慢,每天閉門謝客,同時又釋出一道道命令,幾天的時間就抓了不少官吏和豪強。
楊楓在薊縣兩次斬箭為誓的事情,早就傳遍了整個燕州。
於是乎,以前不敢出庭作證的百姓,幾乎全都有了膽量。
首批官吏和豪強被定罪之後,整個燕州幾乎全都轟動了,產生了兩種效應。
第一,更多的百姓敢出堂作證了。
第二,一些官吏和豪強紛紛逃離燕州。
可惜的是,楊楓早就料到這一點,在南境佈置了兵馬,嚴查南下的人員身份。
燕州,在進行著一場政治的洗禮工作。
楊楓也有自己忙活的事情。
燕州府衙。
關山河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等著楊楓的指示。
楊楓看完關山河的彙報,輕輕放在桌子上,淡淡說道:“這麼說來,整個燕州的山賊,只有三個勢力拒不投降了?”
關山河恭敬地回答道:“殿下頒佈了對山賊們的招降政策,一律從輕發落,絕對是寬宏大量了。”
“燕州大大小小的山賊勢力有一百六十二個,其中勢力大的七股,勢力中等的有三十六股,其餘都是勢力小的。”
“殿下三敗匈奴,威震燕州,又從輕發落他們,那些山賊大都選擇歸降,只有這三股勢力大的山賊不願歸順。”
楊楓嘿嘿一笑:“其餘的山賊,不過是為形勢所迫,或者是為了能有一口飯吃,或者是為了對抗匈奴來襲。”
“只有這三股山賊,做了不少惡事,擔心本王不會放過他們,對吧?”
關山河一臉的欽佩:“殿下英明,正是如此。”
楊楓問道:“這三股山賊,哪一股最難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