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0章 烈骨

第74章

「晉江原創獨發, 請支援正版」

謝虞之並未立刻動身回京,而是命令周營帶著人又在江中搜尋了兩日,一直等到八月二十日的時候才離開, 可惜這幾日沿江都未曾找到葉清清的蹤跡,連帶著傅柏青也是音訊全無。

或許是死了, 或許是死裡逃生了。

一切但憑天命。

八月二十日天不過是矇矇亮的時候,謝虞之一幹人便動身回京了,天下大喪, 處處都是縞素, 惜春院也徹底恢複了平靜, 院子內彷彿從來沒有人來過一般,池子中的魚也是有氣無力地活著。

今日的天色倒是有些陰沉,果然馬車沒有走出去多遠, 天空便飄起了濛濛細雨,落在地上蕩起圈圈漣漪。

常言道“天不可一日無日,國不可一日無君1”, 姜玄奕原本想要多為先帝守靈幾日, 可是朝中的大臣都跪下來懇求, 正值危難時刻,姜國不能沒有主君, 江南水患雖然過去了, 可是大批流民都沒有安置, 且謝、顧、宋三大族還在虎視眈眈, 內憂外患如洪水猛獸, 如何能掉以輕心?

不過謝家也早就亂成一鍋粥了, 現在也是自顧不暇。

葉清清與傅柏青兩人也算是走運,雖說在荒郊野外滯留了兩天, 可是第三日傍晚的時候就找到了進城的路,兩人模樣十分狼狽,遠遠地還未走到城門口,兩人便看見城牆掛上了白幡和白燈籠,見此,傅柏青拉住了她的胳膊停了下來。

葉清清不明所以看向了他,她並不清楚這白幡和白燈籠代表什麼,垂眸視線從他拽在她胳膊的手上掠過,察覺到她的目光想,傅柏青當即就松開了手,出聲解釋道:“陛下薨逝了,天下大喪,按照慣例百姓需要服喪二十七日才行,期間著素衣、禁喜事,我們兩個人穿成這個樣子,只怕剛進城就被抓住了。”

言畢,傅柏青垂首看了一下自己的衣衫,直接將外衫脫了,只穿著白色的中衣朝前走去,讓葉清清在原地等候,兩人在山中撐了兩天兩夜早已是饑腸轆轆,若是再在荒郊野外待下去,只怕就要感染風寒了,逃命的關頭感染風寒,會耽誤大事。

且現在先帝薨逝,人心惶惶,保不住各地又會出什麼岔子,還是進城比較安全。

好在半個時辰後傅柏青便回來了,他已經換上了一身白色的喪父,給她也帶了一襲白裙,她只是換上了外面的衣衫,整理了一下頭發後就進城了,沒有發簪便用樹枝代替了,她皮相生的好,素衣烏發看起來弱柳扶風、楚楚可憐,根本不會留意那支木簪。

原以為進城的時候少不得在戶籍與路引上耽誤一些功夫,只是沒想到守城的官員便是連問都不問就直接讓他們進去了,葉清清素來聰慧,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她只顧著跟傅柏青進城,進城的時候倒是忘了抬頭看看這座城池的名字,進城之後,葉清清便不願意同傅柏青再有過多的牽扯了,兩人就此分道揚鑣。

她也算是走運,沒走多久就碰見了一處院子正在找採蓮女,七月至秋分前後正是採摘蓮蓬的好時節,採蓮女總是人手不夠,這時候總是要找人,葉清清正好沒有地方安身,便在此地暫時安置了下來,雖說採蓮女工錢不高,但是最起碼每日都能吃飽、三日能夠沐浴,日子倒也不算太差。

蓮蓬綠油油的,粉白相間的荷花朵朵盛開,看起來很是喜人。

那日沒有吃上的蓮子粥也終於吃到了。

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第一日沐浴之後,她便藉著要縫補衣服找來了針線,在中衣裡面縫了一個小口袋,她的針線活著實是粗糙,不過也沒有關系,總歸是也沒有旁人看見,縫好口袋之後她便將藏在衣衫中的金鐲子藏了進去,可惜帶的那些首飾都在江水中不見了,若不然她也不必如此小心翼翼。

對於未來,葉清清總歸是樂觀的,畢竟水患早就過去了,很快朝廷就會安置流民,到時候她就能有了光明正大的身份,金鐲子買了總歸能租下一間院子,也算是有了自己的安身之所。

既然回不去了,那她就要在這裡好好活著,堂堂正正的活著。

她不是貴人手掌心的金絲雀,而是自由自在飛在空中的雲雀。

生來自由,無拘無束。

每日採摘蓮蓬雖說是有些勞累,可她心中卻是無比鬆快,不必擔心貴人的陰晴不定,不必困在高高的院牆中,每日就連睡覺都安穩了許多。

日子原來也能如此輕松。

謝虞之並不著急趕回京城,新帝登基只怕有數不清事情要處理,那些事情繁瑣至極,他又不是朝廷命官,何必上趕著替旁人處理事情,倒不如慢慢悠悠回到京城,省得當了冤大頭。

況且現在的謝府早就亂成一鍋粥了,他晚些回去,就盼著這偌大的謝府能夠亂一些、再亂一些,最好將那些醃|臢事都揭露出來。

一群人走走停停,倒如遊山玩水一般,說起來謝離松六月的時候倒是眼巴巴來了江南避暑,只是可惜運氣不好碰上了水患,困守江南了許久,好不容易能回到京城的時候,在路上又碰見劫匪,還真是倒黴至極。

如他這般倒黴的人活著也沒什麼意思,倒不如早早死了投胎為好。

與此同時,謝府的謝雲寂也得到了謝虞之即將回京的訊息,他咳嗽了幾聲,將手中的紙條用火摺子燒了,走了這麼長時間,他總算是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