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為在京的王爺們,他們的侄子,有一個算一個沒人敢來。

可誰知,出了秦陽這個不怕死的。

即使秦陽現在來了,他們也不想回京城。

得想辦法,讓秦陽在豫州呆不下去,自己灰溜溜地滾回去。

這樣,事後大家說起來,也只會說秦陽請的不到位,不是他們不回京城。

漢王忙於處理顧氏,處理他豫州家事,這個任務就交給趙王了。

咚咚!

兄弟二人正密謀著,書房的門被人敲響了。

“誰?”

“王爺,是妾身!”

外面傳來漢王妃的聲音。

“進!”

漢王妃進來後,來到兩人面前,從袖口裡掏出一張紙交給漢王。

“這是什麼?”

漢王不解。

“王爺看看就知道了。”

漢王仔細看過去,看見上面是一首短詩,情不自禁讀了出來,“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好,寫的好極了!”

別看漢王長的五大三粗,孔武有力,實際上他是文武全才。

“此詩何人所寫?”

漢王看向漢王妃,“此人寫的一首好詩,一定要速速招攬入府,為本王所用!”

漢王妃沒有回答,而是看向趙王。

順著漢王妃的目光看去,漢王打趣道:“老三,別告訴我這首詩是你寫的,你沒有這個水平,當初夫子教咱們兄弟三人,夫子說,老大字寫的好,我文章寫的好,你什麼都好,就是求學一道,狗屁不通!”

聽見這話,漢王妃差點沒忍住笑出聲音。

別看趙王沒漢王長的五大三粗,其實趙王才是一個大老粗。

沉默許久,趙王道:“此詩,當然不是我寫的,是秦陽寫的!”

“什麼!”

一時間,漢王瞪大了眼珠子,不可置信。

不過很快,他反應過來,看向趙王問道:

“你的意思是,這首詩和那首醉裡挑燈看劍,同為秦陽麾下楊凌所寫?”

趙王點點頭,重重地拍著椅把兒,怒氣衝衝:

“自王妃病故,我對霓裳一見傾心,非她不可,這些年,知道她喜歡詩詞,便叫麾下謀士寫了好幾首,熟背於心,就等她及笄日拿過來,奪她彩頭。”

“可誰知,今日楊凌這一首,將我謀士給我準備的比了下去。”

“霓裳,也被秦陽那小子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