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雖然歸於中原王朝行政管轄,但開發程度一直不高。

相當長一段時間內。

都被中原百姓視為瘴氣橫行,鳥不拉屎的蠻荒流放之地。

古代人們“談瘴色變”。

主要原因其實是北方人適應不了南方溼熱的氣候。

水土不服,加上瘧疾,血吸蟲病,包蟲病,登革熱等傳染性疾病的存在。

另外。

嶺南地區遠離中原,缺醫少藥,醫療水平相對落後。

一旦染病,極有可能小命不保。

久而久之。

就在中原百姓心中形成了“嶺南多瘴,難以生存”的刻板印象。

所謂的瘴氣。

乃因南方森林茂盛,水網密佈,氣候炎熱、潮溼。

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微生物大量繁殖,聚集形成的一種有毒氣體。

歸根結底。

就是人煙稀少,人類活動區域有限,土地開發程度低所致。

擁有後世靈魂記憶的宇文衍,很清楚嶺南乃是一塊寶地。

且不說別的。

那裡水稻一年兩熟,有的地方甚至可以一年三熟。

大量田地開墾出來後,那可是絕佳的糧食產區。

統一之後。

小皇帝就想著要將嶺南地區開發利用起來。

宇文衍重修靈渠,就是要解決南來北往的交通問題。

路通了,嶺南和中原就可進行商品貿易,往來商隊帶動人口流動。

從而加強兩地百姓的交流,增進了解,減少隔閡。

廣州城作為嶺南良港,是南方最為繁華的城池。

在南朝貿易相對自由的背景下。

商業活動蓬勃發展,進出港的商船絡繹不絕。

有這麼一個相對繁榮的商貿港,小皇帝有絕對的信心將嶺南地區開發起來。

“陛下,甄太醫殿外聽宣。”

宇文衍看完政事堂呈上的奏章,墨言上前輕聲稟報。

“宣!”

小皇帝點頭。

將硃批後的奏章置於案頭,扭頭活動了下脖子。

“下臣參見陛下!”

來人是太醫署太醫令甄權,時年四十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