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開春(第1/3頁)
章節報錯
一年之計在於春。
春耕,春播時節。
南方的水稻種植如火如荼進行著。
經過兩年的推廣,水排、耕牛、曲轅犁、腳踏式打穀機等先農具得以大量普及。
勞動效率成倍增長,稻穀畝產量大有提升。
在北方。
因冬小麥的種植面積逐年增加。
春播時節,種植的大多是粟,高粱,棉花等作物。
宇文衍極其重視農業生產。
自打親政後,便設立農學館,給大周農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齊民要術》這部農學巨著被充分利用起來,運用到實際生產當中。
如今,大部分百姓都擺脫了飢餓。
朝廷營建的幾處大型糧倉,儲備糧食日漸豐盈起來。
三月。
登州,泉州,廣州傳來好訊息。
三處造船場首次下水兩艘小型寶船,以及船隊其它配套海船。
意味著大型海船的建造船場增加至四地。
同時,揚州船場的造船工藝得以進一步驗證和推廣。
揚州船場規模擴大,今年下水四艘小型寶船。
如此一來。
大週一下子增加了十支大型船隊。
加上之前的九支。
能夠進行遠洋航行的船隊達到十九支之多。
眼下,除了華夏商行旗下兩支船隊,以及九洲商行和交趾各一支船隊。
另外五支全都在執行此次前往南洋的出使任務。
新增的十支船隊,將在西南季風來臨後進行北上試航。
前面九支船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過洋牽星術,經緯測量,海象氣候觀測,航行經驗等各方面都有了長足進步。
海圖也比幾年前更加的詳細,精準。
加上成熟的航線,使得安全性大大提升。
如今的試航已經不像一開始那般危險重重。
大周的遠洋航行技術,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水準。
此次試航。
船隊一樣會給張須陀所在的漢至平原帶去一些移民。
這是皇帝定下的規矩。
逐步提升中原人士在阿伊努人中的佔比。
這些移民有自願前往的百姓、商賈,也有罪犯,流民。
另外。
登州下水的兩支船隊到達釜山港後,將沿著北部海岸線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