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臣遵命!”

潘微拱手應答。

雕版印刷就已經讓他大開眼界了。

如今又出現全新的活字印刷,心癢癢的恨不得馬上一睹為快。

宇文衍設立弘文館,相當於讓他掌管大周典籍,執天下士子之牛耳。

其地位一點也不亞於國子監祭酒。

只不過祭酒代表的是貴族門閥的利益。

而他這個館主則聽命於皇帝,代表天下所有讀書人。

宇文衍點頭,隨即看向虞世南,歐陽詢。

“另外,朕準備成立‘華夏報業司’,發行‘大周邸報’,由伯施和信本任郎中……”

發行報紙,這才是小皇帝的重頭戲。

有了活字印刷,使得批次發行報紙成為可能。

邸報在西漢時期就已經出現,但與後世的報紙不是一個概念。

漢時,各郡在京城設有“邸”,相當於“在京辦事處”。

邸吏負責將皇帝和各行政衙署釋出的資訊收集起來。

寫在竹簡或絹帛上,透過驛站傳送給各郡太守參閱。

而這種寫有資訊的竹帛就稱之為《邸報》。

看著三人不解的神情,宇文衍就知道了他們心中的疑惑。

於是將他設想的“報紙”樣式,及其功能詳細闡述了一遍。

並讓墨言把早已經準備好的“樣報”取了出來。

這是小皇帝親自設計版面,讓文淵閣校書郎手抄內容的報紙。

採用的白話文敘事,橫版書寫,應用了標點符號的格式。

分政令,軍事,商貿,農事,手工業,雜談,故事連載等幾大版塊。

報紙三尺見方,兩面均有內容。

三人湊在一塊仔細打量手中的這份手抄報紙,像極了沒見過世面的好奇寶寶。

“朕稱之為報紙,每張邸報可以依據登報的不同內容自行排版。”

“有關新聞類的內容務必保證其真實性,權威性,不能隨意編纂……”

宇文衍繼續深入地解釋報紙的相關內容。

“陛下,這邸報有些類似於詔告天下的榜文,只不過把它們放在同一張紙上。”

“報紙成為天下百姓瞭解朝廷策令,國之大事的途徑,其妙無窮啊!”

虞世南和歐陽詢果然不同凡響。

第一時間就將報紙聯想到了政治宣傳上。

潘微聽罷,先是一愣,很快恍然大悟,眸光熠熠地望向眼前的少年天子。

他不懂什麼是輿論導向,但卻很清楚何為“御民之術”。

宇文衍的出發點不是“御民”、“愚民”,而是打破民間資訊差。

當然。

有關華夏文化,國家安全,開疆拓土,傳統美德這等大是大非問題上的思想統一,也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