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一鼓作氣(第1/4頁)
章節報錯
“元秀,該你了!”
宇文衍將五位佞臣就地正法後,對著臺下的陳叔寶笑著說道。
陳叔寶起身走了出來。
恭恭敬敬地跪下,獻上皇帝璽印、符節,以及陳朝輿圖。
墨言接過這些代表陳朝王權的物件,交到宇文衍手上。
小皇帝高舉過頭,四方示人。
從法理上講。
南朝政權就此覆滅!
此刻起。
神州大地,南北分裂近三百年後重歸一統。
而後。
陳叔寶又獻上親筆書寫的數十道勸降書,為天下統一儘自己的最後一份力。
這些勸降書將送往南方各州郡,說明陳朝已被一鍋端了。
讓地方勢力不要做無謂的反抗,就地投降。
宇文衍同時下詔:
命李藥師領兵前往三吳。
與陳兵吳地的於仲文一道接收江南地區。
元威率軍西去江州。
與佔據九江的王世積接手那片區域。
命王鷹領軍沿海路登陸閩地。
來護兒率軍至廣州,接收嶺南地區。
屯兵中游的楊素率軍取湘州。
王軌、元胄接受周羅睺投降後,帶人沿江直下,到建康城。
周軍開始接收陳朝舊地。
……
大軍全面接手陳朝都城後。
逐步放開全城戒嚴。
秦淮河畔的上百個大小市廛陸續復市,百姓生活開始恢復正常。
陳朝文武百官的家宅、田產也在井然有序地登記造冊。
這些官員的財產肯定是要收繳充公,重新分配。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他們名下的大量土地,以及豢養的私奴部曲,蔭戶。
從陳朝的在冊戶籍來看,只有五十萬戶,區區兩百萬餘人口。
宇文衍很清楚,這絕對不是陳朝的真實人口數量。
門閥士族以及地方豪強名下,存在大量不向朝廷租調納稅的蔭戶佃農和私奴家丁。
“陛下,南方錯綜複雜的各方勢力該如何處置?”
示威儀式過後。
隨行官員以及即將奔赴各地的王鷹等將領齊聚德政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