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進入八月。

風吹麥浪起,稻田始飄香。

備戰有條不紊地進行,一年一度的秋收也越來越近。

有關陳朝的訊息如雪片般飛向長安。

兵部會同即將出徵的在京將軍們進行篩選甄別。

凡對戰事有用的,報與三路大軍統帥知悉。

大周給陳朝發去的國書猶如泥牛入海,沒有半點回應。

看來陳叔寶是鐵了心要接收西梁投降的那十萬官民。

當然。

也還有一種可能。

沉湎於詩詞歌賦,酒池肉林當中的小寶,根本就不知曉國書之事。

不過,這一切都已經不重要了。

箭在弦上,利刃出鞘!

此戰在所難免。

大周雄師必然橫渡天險,打過長江去。

……

這天。

裴矩隨同波斯使團返回京城。

四月中旬時。

使團出發前往洛陽,見識了大周貿易氛圍最為濃郁的大城。

洛陽城在宣帝時大肆修繕過,比京城還要雄偉壯觀。

波斯使團怎麼也沒想到,大周竟然還有比長安更為恢宏的城池。

而且。

那裡的大市更加繁華,商貿氛圍濃,商賈雲集,小商小販不計其數。

商品琳琅滿目,品類繁多,相較於長安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洛陽,他們同樣見到了來自波斯的商人。

隨後。

一行又去了揚州,見識了大周水路商貿的盛況。

數月下來,算是領略到了大周的社會狀況及風土人情。

返回長安後。

鴻臚寺再次盛情款待,並奉上大周國書,以及贈送的國禮。

久居長安的波斯商人也設下宴席,為使團回國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