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名質子過了語言關後,慢慢開始放飛自我。

契丹質子大賀乙迷上了漢字書法。

乙在契丹語中指天空,表示崇高和神聖。

四人中,他是去國子監最勤的。

在助教的指導下認識漢字,書寫漢字,臨摹拓片。

奚族質子阿會奴對音律情有獨鍾。

起因是逛青樓,一曲“廣陵散”奏出了憤慨不屈的浩然之氣。

直接攝走了他的心魂,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花重金買琴,又託鴻臚寺尋得京城一名師,開啟了他的學琴之路。

靺鞨質子五郎子是粟末部首領的好大兒。

粟末部地盤與玄菟郡,高句麗接壤,在靺鞨七部中實力最強。

五郎子無感琴棋書畫,唯獨對買賣感興趣。

他的時間大都泡在東、西兩市。

不久就進了一家雜貨鋪當學徒。

兩個月後,他換了一個店鋪,繼續做學徒。

兩年多來,已換十來個行當。

目前正在“珍品樓”做夥計。

不得不說這小子有點頭腦,接受新事物能力較強。

來到長安後,最受震撼的當數室韋質子莫易支。

以漁獵為主,原始農耕、畜牧為輔的室韋。

生產、生活方式相當落後。

京城的一切對於他來說,都是不可思議的,奢華的。

尤其是看到各種豪華的木製建築,精美傢俱後,震驚到無以復加。

他沒想到,族人生存之地隨處可見的樹木,竟然能夠如此利用。

要知道,他們平常都是用作柴火燒的。

就連建造簡陋的木屋都很少。

大多是居住於天然山洞,地坑,簡易石屋。

主要是他們缺少鐵器工具,無法對木材進行精細加工。

中原的木工手藝無疑為他開啟了一扇全新的大門。

在鴻臚寺的幫助下,不久就拜了一位老木匠為師。

宇文衍都沒想到,他們這麼快就找了自己的愛好,且全心投入其中。

並沒有在京城花花綠綠的誘惑中迷失自我。

一件事情能夠堅持兩年不放棄,除了愛好,還需要一定的毅力。

也正因如此,小皇帝才決定給他們朝散大夫的官稱。

這是一個從五品下的散官,有官名,無實際職務。

“陛下,這麼說來,這四位比那些無所事事的貴族浪蕩公子強多了啊!”

賀若弼也沒想到,幾名質子竟然還有這等表現。

在中原,不知窮為何物的勳貴豪門,子女眾多,出那麼幾個敗家子實在太正常了。

“那可不!”

“貧窮落後督促人上進,安逸富貴易使人墮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