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團準備在康國王城停留一些時日。

裴矩在康國使館,接見了從大周來的商隊代表。

向他們瞭解一路上的情況,以及在各國的貿易事宜。

詳細聽取商賈反饋的資訊。

詢問有沒有需要使館出面解決的問題?

自從朝廷鼓勵民間商隊前往西域貿易後,每天都有商隊到達這裡。

撒馬爾罕王城街道上。

隨時都能看到身著漢魏衣冠的東方面孔。

甚至出現了中原人開設的酒樓,為大周商人提供食宿。

出門在外。

能吃上一口家鄉的飯菜,那也是幸福的。

中原人開的其他商鋪也不少。

大多是商隊設立的據點,有人員常駐,負責商品交易和採買。

如此一來。

商隊只需把商品來回運輸就行了,能夠節省在西域的逗留時間。

撒馬爾罕不愧是絲綢之路上的交通樞紐,商業氛圍極為濃郁。

這裡匯聚了來自大周,突厥,天竺,波斯,羅馬以及其他一些小國、城邦、部落的商人。

除了琳琅滿目的商品,還有奴隸市場——牙行。

高鼻樑,藍眼睛,身材火辣的胡姬。

孔武有力的崑崙奴。

就像買賣牲口一樣,明碼標價,堂而皇之地進行交易。

這個時期。

西方博弈的兩大勢力是薩珊波斯王朝和拜占庭帝國。

最近數十年來。

達頭可汗代表的突厥勢力也加入角逐。

其實。

拜占庭帝國正確的名稱是——東羅馬帝國。

476年。

西羅馬帝國被其北方的“夷族”日耳曼人滅亡後。

這些夷族在西羅馬帝國的領土上,建立了大大小小的國家。

都宣稱繼承羅馬帝國的正統衣缽。

為了樹立與羅馬的正統關係。

同時,貶低世仇東羅馬帝國的歷史地位。

在東羅馬帝國滅亡後。

這些夷族國家的史官創造了“拜占庭”這一稱呼。

企圖抹除東羅馬帝國身上的羅馬印記,以此來鞏固自身羅馬衣缽的正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