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進入九月中旬。

各州大地上,到處是一派繁忙的秋收景象。

長江沿線的稻穀收割已經進入收尾階段。

曬場上。

竹子編織的曬墊,一床挨著一床。

上面曬的全是黃燦燦的穀子。

最為開心的,當屬均田制下的自耕農。

沉甸甸的籮筐壓彎了扁擔。

雖然肩上壓著重擔,但臉上卻是笑開了花。

今年是個豐收年,稻穀的畝產量達到前所未有的200斤。

北方的粟、麥也達到畝產150斤。

秋收是最累的時節,但也是農民最開心的季節。

百姓們搶著時間把地裡的糧食收割回家。

一是怕鳥,老鼠,野豬等動物損壞糧食。

二是要趕著晴天晾曬。

若是不能及時曬乾,溼的糧食堆放久了很容易壞掉。

這個時候。

哪怕是五六歲的孩子,也會被大人拉到地裡幫忙,能做一點是一點。

小皇帝一身便衣,帶著墨言和元氏兄弟來到了城外。

看著百姓在地裡收割粟、麥的繁忙景象。

臉上的燦爛笑容就沒有停下來過。

“這位大叔,這是你們家的地麼?”

宇文衍叫住一位正在賣力割麥的壯年問道。

“我們怎麼可能有這麼好的地,這是申國公府的地……”

“對啊,我們是租種國公府土地的佃戶。”

壯年回了一句後,旁邊的一個老者接著說道。

李穆家的地?

小皇帝訕訕一笑,無奈地搖了搖頭。

“朝廷不是鼓勵開荒麼,你們沒有去開荒?”

宇文衍隨即又問。

“我們當然想去,可是國公府的地不能說不租就不租……”

“要是讓府上的地撂了荒,那小的一家也不用想好好活了。”

壯年眼裡透出希翼,臉上卻盡顯無奈之色。

“那你們要給府上交多少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