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招離開後。

進宮面聖的是夏州總管虞慶則。

歷史上。

這位虞慶則是權臣宇文護的僚屬,深受楊堅的重用。

夏州位於京城北面,在黃土高原之上。

就是黃河“幾”字形那片區域,包含陰山南部及整個河套平原地區。

東邊隔著呂梁山與幷州相鄰。

西面是賀蘭山。

北面長城之外,是草原漠南地區。

懷朔鎮所在的五原,便是夏州治下的一個郡。

虞慶則五十多歲,中等身材,與王軌是同時代人。

“老臣叩見陛下!”

這是君臣第一次見,虞慶則顯得有些激動。

“平身!”

看著一進大殿就忙不迭磕頭的虞慶則。

小皇帝眼皮微抬,淡淡地說道。

“謝陛下!”

眼見陛下審視自己,虞慶則沒來由地心跳加快。

也不知道為什麼?

他感覺陛下似乎對自己有幾分冷淡!

以至於他在彙報工作的時候,屢屢說錯。

越錯越慌,越慌越亂。

額頭上佈滿了細汗,卻又不敢伸手擦拭。

夏州各方面工作倒是有條不紊,朝廷策令也落實到位。

為了推行朝廷“開荒墾田,休養生息”的詔令。

他甚至處理了好幾個不作為的縣令。

有些趁機混水摸魚的地主鄉紳,也被其殺頭抄家。

執政手段可謂殺伐果決,雷厲風行。

聽了虞慶則的彙報,與小皇帝得到的訊息並無二致。

這讓他略顯冷淡的神情緩和了幾分。

當宇文衍把突厥有可能翻臉之事一說。

其在軍事謀略方面的表現,比起高熲來就差多了。

他自身武力不俗,勇猛善戰,但卻不是一名謀將。

可以說。

他適合做一州刺史,只管政事,但不善於行軍佈陣。

歷史上。

楊堅命其為行軍元帥,抗擊南侵的突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