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軌對於宇文衍不同一般的腦回路已經慢慢習慣了。

學習儒家典籍的時候,小皇帝就問過一個問題。

儒家文化會不會成為禁錮人們思想的枷鎖?

其實在隋唐以前,儒家思想還是相對開放的,還沒有完全淪落為王權統治工具。

在西晉之後的數百年間,儒學遭受到了極大的破壞,有些典籍甚至出現了斷層。

因而,這個時期的儒學,和宋以後的朱程理學完全是兩個概念。

王軌這老小子也不知道怎麼回答,只說凡事都有兩面性,兩權相害取其輕。

小皇帝也就是那麼一問。

社會發展有其一定的必然性,有些事情也不是他能改變的。

三臣都是北魏孝文帝推行漢化改革後成長起來的。

宇文泰掌管西魏後,也積極提倡胡漢融合。

在儒學方面,王軌,樂運,顏之儀都能做他的先生。

這天晨練之後。

小皇帝端著一碗水引餅麵條)吸溜著。

元胄、元威兄弟像兩座鐵塔般立於身後。

王鷹則在殿外巡視。

王軌,樂運,顏之儀已經吃過了,端坐下首,笑容可掬地看著宇文衍吃。

他們三人已經把太極拳的所有動作掌握了。

每天早上都會堅持打上幾遍,似乎有所得。

對於自己侍奉的幼帝,那是越來越順眼。

“陛下,臣等為您舉薦一個侍讀如何?”

等到小皇帝把麵條吃光,放下碗筷,樂運這才開口說話。

“侍讀?”

“誰家的孩子。”

宇文衍抹了一把嘴角殘留的油花,輕聲問道。

“永康縣公李崇義的孫子李藥師……”

“李藥師?”

“是不是又叫李靖?”

樂運話剛說完,宇文衍有些激動地問道。

難道是唐初時期的名將,戰神李靖?

李靖,字藥師,雍州三原人陝西三原縣)。

又有一說其原名叫李藥師,後改名為李靖的。

“李靖?”

“這個臣倒是不清楚……”

“其父是不是李詮?”

“正是,陛下識得李主簿?”

“那就對了……”